一、基本状况
50年代初,黑龙江地区各市、县相继成立了国营医药经营机构,职工队伍不断扩大。据
省商业厅统计,1957年医药商业系统共有职工3494人(含医药职工),医药工业职工人数极
少。50年代后期,哈尔滨、齐齐哈尔、佳木斯市相继建立制药厂,职工人数达1500人左右。
随着医药事业的发展,1962年全省医药商业系统共有职工5340人,1965年为6180人(含
医药商业职工)。化学制药工业和中药工业已有20多个厂家,职工总数为5000人左右。1962
年全省医疗器械工业企业共有职工468人,1969年为1213人。据不完全统计,到60年代末期,
全省医药行业职工总数接近15000人,与50年代末期相比,增加2倍。
70年代,职工队伍变化较大。1975年以前,职工队伍人数与60年代末期持平。1976年黑
龙江省政府提出大打医药翻身仗,医药工业迅速发展,工业企业增加到40多家。到1979年末
,全行业职工总数增加到36476人,其中医药工业19473人、医药商业14326人;1985年末全省
医药职工52184人,其中医药工业27063人、医药商业25121人。
二、队伍结构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到1985年,黑龙江省国营医药工商企业不断发展。30多年来
,医药职工总数增加近10倍,职工队伍的年令、文化、专业技术、干部和工人结构都发生了
明显变化。
(一)年龄构成
1981年全省医药行业系统内有职工34730人,其中干部6724人,工人28006人。干部队伍
中35岁以下青年干部占的比例较小,仅占干部总数的1/4,36岁以上干部占3/4。工人队伍
中35岁以上青年工人占比例较大,占工人总数7/10还多,46岁以上的老工人占的比例则很小
,不足1/5。
1985年全省医药行业系统内有职工51158人,其中干部7452人,工人43706人。干部队伍
中,老中青干部比例各占1/3左右,与1981年相比青年干部的比例上升。工人队伍中青年工
人的比例仍然较大,占2/3以上,46岁以上老工人的比例继续减少。从职工队伍整体看,35
岁以下职工比例较大,职工队伍比较年轻。
(二)文化结构
1981年全省医药行业系统内职工具有大专以上学历560人,中专1626人,高中6086人,初
中19821人,小学6143人,半文盲494人。1985年大专以上学历1501人,中专2279人,高中11
810人,初中35313人,小学255人。与1981年相比职工总数增加47%,大专以上学历增加68%,
中专增加4%,高中增加94%,初中增加78%,小学减少95.8%。
(三)专业结构
1981年在干部队伍中具有初级以上技术职称1072人,其中:高级技术职称8人,中级技术
职称95人,初级技术职称969人。1985年,具有初级以上技术职称2604人,其中:高级技术职
称30人,中级技术职称477人,初级技术职称2097人,在具有初级以上职称的技术人员中医药
专业技术人员305人。
(四)干部队伍结构
1981年,干部队伍中的管理干部占干部总数的77.1%,医药专业技术干部占干部总数的
22.9%。1985年,管理干部占干部总数的52%,医药专业技术干部占干部总数的48%。
(五)工人队伍结构
1981年,全省医药系统内工人总数为28006人,其中技术工人19044人,在技术工人中高
级技术工人953人,中级技术工人2856人,初级技术工人1523人;辅助工人8962人。1985年,
工人总数为43706人,其中技术工人31031人,在技术工人中高级技术工人3104人,中级技术
工人7757人,初级技术工人20170人;辅助工人12675人。1985年与1981年相比,工人总数增
加56%,其中技术工人增加63%,辅助工人增加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