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宗 派
佛教宗派是佛教传人中国以后,在漫长历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历史上称作佛教八大宗
的主要宗派,如天台宗、净土宗、华严宗、密宗和禅宗,在黑龙江地区均有传承。黑龙江地
区佛教宗派虽只有上述5种,而禅宗门下的临济、曹洞诸派则较多。宗派间的界限不甚严格,
门派宗属意识亦趋淡化,分属不同宗派的僧人同处一寺的情形很寻常。例如哈尔滨极乐寺的
僧侣中,就分属于天台、净土、以及禅宗的临济、曹洞几个不同宗派。有些原来专属一宗的
派210别,也已打破原来统属关系的界限,呈现出不同宗派之间彼此相容的趋向。例如现黑龙
江僧尼中所占比例较大的临济派,按其宗属关系原为禅宗嫡传,而今临济派僧尼中隶属天台
宗者为数不少,而原始天台宗下是无派别之分的。这一现象是为黑龙江佛教宗派特点之一。
佛教宗派是以师徒间传承方式相因袭的,故带有鲜明的宗法宗亲色彩。各宗各派大抵都
有自家鼻祖作为本宗派自成体系的宗师,兼有本宗派区别于其他宗派的经典依据及修持特点
。各宗派间既有相异之处,也有相通之处。佛教宗派源流出自对佛教根本经典、教义的不同
理解和解释,故有其互相区别的一面;而佛教的根本宗旨崇尚慈悲容忍,故又有相互兼容、
彼此融通的一面。因此佛教宗派间不具有强烈的对抗性与排他性。黑龙江佛教也继承了这一
佛教传统,各寺庙之间或同一寺庙僧人之间,对待宗派异己普遍持有宽容大度、无关宗旨的
态度。这便是不同宗派僧人共居一寺并能和睦相处的经典依据和思想基础。一些老资格的僧
尼认为,佛教事业要旨在于弘法利生,尽可殊途同归,不必存门户之见、宗派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