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受箓受戒
道教因宗派上的两大派系,在人道仪式上有受箓、受戒两种。前者为天师道、正一派的
仪式;后者为全真道派的仪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趋向于两者统一的受戒仪式。
黑龙江地区的天师道、太一道,对男女入道者必须通过较隆重的“受箓科仪”,才能成
为道士。传道师将符契图箓授予入道者,随身佩戴。其后视其入道年限和道行深浅更换不同
等级的符箓。据说这是道法的钥匙。符箓是道教的一种方术。“符”是道士书写的一种笔画
屈曲、似字非字的图形;“篆”是记载“天曹官属佐吏”的名字,又有诸符错杂其间的秘文
。据说这是天神的文字,有“召神驱鬼,镇邪治病”的功效。道士们常和禁咒一起用来召神
驱鬼,驱妖镇邪。在《正一威仪经》中,对此派道士讲经、受职诸法仪有132条规定,立为生
活起居诸事的规范。
清至中华民国时期以来,黑龙江地区的道士以全真道派为多。他们的入道仪式有别于正
一道派。首先凡请求入道者必须发十七愿念:“一愿不杀生,二愿永不饮酒,三愿永不血味
,四愿不食五辛,五愿不犯淫欲,六愿不说他过,七愿不贪财货,八愿勤修功德,九愿不恼
乱人,十愿利人不舍,十一愿永不妄语,十二愿永不懈怠,十三愿修学一切方便,十四愿永
不盗一切物,十五愿长内修斋,十六愿常照诸法空静,十七愿常敦默默如愚。”欲入庙出家
者,先拜请道士为度师,被收徒后,须行朝拜神位和本派列祖列宗神位礼,再叩头认拜师父
,才准留发住庙。经庙里的3年苦行劳作、学习经典、熟悉道教生活后,并具备一定条件时,
由师父选定吉日请冠师,举行“冠巾礼”(结发、插簪、戴冠)。冠巾是道士出家的标志,
不经冠巾不是出家道士。最后待机,再经受戒才算真正道士。受戒是全真派十方丛林为出家
者成为正式道士的最为隆重的一种仪式。受戒即表示“接法”,为正式法嗣。出家入宫观的
道士冠巾后,坚持诵习《早晚功课经》、《三官经》、《玉皇经》、《玉皇宝忏》以及作道
场的经咒。待十方丛林开坛传戒时,小庙的师父便保荐前去受戒。戒期为50~100天,住在十
方丛林里过十分严格的宗教生活,听传戒律师宣讲戒律,求戒者要诵读初真戒、中极戒、天
仙戒等三堂大戒的条文。传戒的高道大都是十方丛林的方丈,称为“传戒律师”。律师之下
,还有证盟师、监戒师、保举师、演礼师、纠仪师、提科师、登箓师、引请师、纠察师、道
值师,共同主持受戒。
受戒人的姓名印在《登真箓》(道籍花名册)上,按千字文的顺序排列。头4名受戒人有资格
成为十方丛林的方丈,第一二位受戒人授以法简(亦称法卷),注明其道派和师承脉系。最
后,全体受戒者领取衣钵、戒牒(亦称度牒)后,方成为名副其实的道士。
附:齐齐哈尔万圣宫监院曲教帧道牒影印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