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设坛说戒
天师道正一派以受箓为道士标志。自金代全真道邱处机开创传戒制度后,便实行了公开
设坛说戒,广收门徒,从此形成人道者必须经过受戒方为道士的制度。传戒须经冠巾出家后
到道教十方丛林庙观进行。自清代以来省内尚无具备传戒条件的道观,道众受戒只能去邻省
的沈阳太清宫。如铁力县凌云山太圣宫的主要创始人刘圆清、绥棱县上集场太乙宫的方理检
等著名道士,均为沈阳太清宫葛月潭方丈的传戒弟子。省内尚志县帽儿山太和宫虽属十方丛
林道院,但因无方丈,不具备传戒条件。唯双城县无量观被伪满洲国当局指定为“特殊寺庙
”,成为黑龙江地区唯一可以传戒的道观。仅于1933年,经伪满文教部许可,在道教总会主
持下,举行了一次规模盛大的传戒活动。当时邀请了沈阳太清宫龙门派22代传人金诚泽方丈
为传戒律师,以下各科大师共30余名,其中主要的有医巫闾山海云观的马崇还道长为证盟大
师、铁岭园通观罗崇礼道长为监戒大师、双城无量观宋从吉道长为保举大师,千山无量观赵
诚藩道长为演礼大师,千山青云观杨诚山道长为乣仪大师,千山慈祥观赵宗衡道长为提科大
师,拉林关帝庙刘明哲道长为登录大师,哈尔滨正宫娘娘庙许信友道长为引请大师。此外还
有纠察、导值、引礼大师多人。这次传戒限于条件,戒期由百日缩短为30天。开始先举行隆
重的宗教仪式。入期后,除传授“初真”、“中极”、“天仙”三坛大戒外,并考试戒子,
依经出题,做冠顶修行诗(冠顶为一种修辞格,以修行为内容),确天地号为嗣续法人。戒
期中间全体受戒弟子每日3时分别上殿演礼、跪拜经忏或静心坐禅,讲授《道德经》等,启迪
戒子身心。这次共有500多名受戒道士,其中省内受戒道士近80名。戒期圆满,受戒弟子领受
道袍、道牒饭钵和《登真录》。这是黑龙江近代道教史上唯一一次规模大、时间长的宗教活
动。《登真录》中印有这次受戒的包括黑龙江省80名在内全体弟子的道号(名字)及出家的
市、县庙观。今铁力县刘明哲道长①(①刘明哲道长,今尚健在,已是年届九旬的老人。)
是省内唯一的历史的见证者,至今仍保藏一本《登真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