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五节 修炼方术

  早自古代所形成的巫祝和神仙方术,一直作为道教的修炼内容世代相传。这些内容统称 道教方术或道术。天师道正一派和后世的太一道属于符箓派,其修炼道术主要是符箓、禁咒 、祈祷、斋醮等;南北二宗,包括全真道、龙门派等,属于丹鼎派、炼养派,其修炼道术, 包括守一、存神、行气、导引、辟谷、外丹、内丹等。但各派修炼方术的内容和方式又互有 交叉。如全真道的斋醮科仪中,也兼修符箓、禁咒等术,只是以内修为主。省内道士常用的 几种道术如下:
    1.符箓。是道士用丹笔写画出的笔画屈曲、似字非字的“天神文字”,常和禁咒配合使 用,以此“召神驱鬼、镇邪治病;祈福攘灾、益寿延年”。认为以丹书符字钉于门户、梁柱 之上,可以辟邪。佩符人山,可辟虎狼。黑龙江地区的道士自唐至金,主要沿袭此术。正一 派道士常以为人“驱魔治病”。绥化县刘教贤监院,精通符咒道法,人称刘大法师。中华人 民共和国成立后,庙中停止画符、写拘魂马和卖符。
    2.守一。内修术之一。在摈弃声色财货、割舍嗜欲贪念的基础上,守护身中的“魂、神 ”,使之长驻体内,与形魄永远相抱为一。以此“静身存神。即病不加也,年寿长矣。”
    3.行气。内修术之一。即通过一定方法,保持身中的精气和元气,吸取天地日月的精气 和元气来补充自身。其术为“外息法”和“内息法”两种。前者用深呼吸法,吐出胸中浊气 ,吸人自然界清新空气;后者为屏气调动自身固有的内气,像胎儿在母体中不用呼吸一样。 此为行气法的最高境界。
    4.导引。内修术之一。配合呼吸吐纳,引动肢体,形似现代柔软体操的一种修炼方术。 后世之太极拳、八段锦、八卦掌等,皆由此衍变而来。是为“动功”。
    5.服食。指服用丹药(铅、汞等化合物)和从深山旷野采集的草本药。前者即用炉鼎炼 制的“仙丹”,唐宋诸帝多服之而死,后世逐渐废止。道教认为人食五谷半百而襄,五谷中 有三尸虫。因而道教早有“辟谷”(不食五谷)之术,主张服用“仙丹”和草本药。省内松 峰山道士许诚芳在深山老林中,常常自采黄精、玉竹等中草药,煮食。《本草备要》记载黄 精“平肝、补中益气、安五脏,益脾胃、润心肺,填精髓,助筋肌,除风湿,下三虫……, 久服不饥。”“仙家以为芝草之类,服之长生。”
    6.内丹。与“外丹”相对。外丹是用炉鼎冶炼“金丹”或“仙丹”,五代已为废止。内 丹是把人体当炉鼎,把体内精、气、神当做药品,修炼出长生成仙的“金丹”。以《参同契 》、《悟真篇》道书为理论基础,认为《老子》讲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等等生生不息的造化之道是顺行。修内丹则要逆而行之。内丹功法深奥难修。当今风靡一 时的气功,源于内丹基础,兼行气、导引、辟谷等术,有益于人祛病健身。近年,刘明哲道 长应齐齐哈尔铁路气功学会邀请,注释了老子《道德经》、黄帝《阴符经》,为研究气功作 出贡献,受到好评。道教方术中有益健身、祛病、养生的部分,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的重 要组成部分,已为海内外学术界所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