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团 体
1912年中国道教总会关东总分会成立,会址设于奉天(沈阳)十方丛林道观太清宫。会
长为东北著名道士葛月潭方丈。该会是管理东北地区道教事务的组织,下设省、市、县三级
分会。1932年初,在上海成立了中华道教总会,此会为天师正一派与全真道联合性的全国组
织。东北沦陷时期,日伪当局为维系其统治,于1938年伪满洲国民生部厚生司指令沈阳太清
宫发起筹备伪满洲国道教总会①(①《满洲宗教》,满洲事情案内新编,1938年版。),与
全国性的中华道教总会分离。1939年重阳节,于伪新京特别市(今长春)正式成立。会长是
沈阳太清宫方丈纪至隐,副会长是沈阳太清宫监院金诚译和医巫闾山海云观监院马崇还。以
下设有若干名干事和常务干事。今黑龙江省铁力县道士刘明哲,当时为常务干事,后为副会
长。会址设于长春。伪满洲国道教总会,充当日伪当局驯服工具,于宗教无益。当时管理宗
教的官方机构为民生部厚生司(后为文教部教化司)以及警察署、宪兵队。出面的是半公开
的官方机构——协和会。这些机构的要人多是日本官员。如伪满文教部教化司宗教股股长栗
原敏、协和会中央本部的指导参事山田文英、版井荣三郎等。在日本法西斯统治下,道教总
会旨在维护“日满亲善”“一德一心”“谋求东亚和平、王道乐土”该会团体成员受日伪当
局严格控制。警察、特务、宪兵经常到会上查问。“东南亚战争时局刑法”公布后,查问愈
加频繁严厉。说话偶有不慎,则可能遭致大祸。该会在东北各省下设若干分会,黑龙江省境
内共有11处分会(①)(①(满洲宗教》,满洲事情案内新编,1938年版。)]:
一、滨江省道教分会,设于哈尔滨武圣庙,分会长叶从瑞。
二、龙江省道教分会,设在齐齐哈尔关帝庙,分会长曲教帧。
三、北安省道教分会,设在北安青云宫,分会长王圆方。
四、三江省道教分会,设在佳木斯太极宫,分会长刘全海。
五、牡丹江道教分会,设在牡丹江关帝庙,分会长韩明显。
六、双城县道教分会,设在双城无量观,分会长韩和容。
七、呼兰县道教分会,设在呼兰大仙堂,分会长苏圆太。
八、巴彦县道教分会,设在巴彦城隍庙,分会长葛圆普。
九、珠河县(今尚志县境内)道教分会,设在一面坡青云宫,分会长胡高真。
十、克东县道教分会,设在克东万和宫,分会长宋明中。
十一、讷河县道教分会,设在讷河关帝庙,分会长许圆恩。
1945年8月15日,日本关东军无条件投降后,该会遂告解散。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和历次《中华人民共和
国宪法》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保障之下,道教徒享有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走上了爱国爱教
的光明大道。1957年中国道教协会在北京成立,代表了中国道教的合法权益。这是中国道教
史上第一个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组织。会址设于北京白云观,首届会长岳崇岱(原沈阳太清宫
方丈)。其会宗旨为“团结全国道教徒,继承和发扬道教的优良传统;在人民政府的领导下
,积极参加祖国社会主义建设;协助政府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推动开展道教研究工作;
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黑龙江省哈尔滨城隍庙监院李本耀、铁力关帝庙监院刘明
哲、齐齐哈尔关帝庙监院曲教帧代表省道教界出席了会议。李本耀和刘明哲道士先后推选为
全国道教协会理事会常务理事。李本耀(山东武城县人)系龙门派第15代弟子,精研道典通
晓医术,为省内道教著名人物,他历任全国道教协会第一、二届常务理事。20多年来,他专
从于道教事业。还积极参加社会各项有益活动,爱国爱教,坚持道教走社会主义道路。他曾
被推选为黑龙江省人民政协委员,省及哈尔滨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他在省、市每次宗教职
业人员和宗教人士的学习会上,都充分发挥了全国道协理事的积极宣传作用,堪称全省宗教
界的进步人士。曲教帧、刘明哲2位老道士也充分发挥全国道协团体组织作用,成为全省道教
界爱国爱教的楷模。李本耀、曲教帧8道士羽化后,刘明哲道士不计年愈古稀之躯,几次出席
全国道协会议,认真贯彻会议精神,并为撰写省内道教史志资料和译注道教经典作出可贵的
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