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六节 满洲东仪派天主教

  修建中东铁路以来,以哈尔滨为中心的东北三省铁路沿线侨居着一些来自俄国的东仪派 (①(①《满洲帝国文教部第二次年鉴》伪满国务院文教部编,康德二年(1935年)版。) )(Byzatin—Stave)天主教徒,他们习惯以本派礼仪进行宗教活动。1928年5月20日,罗马 教廷之俄国专理部令在哈尔滨设立主教职位,以管理散居在东北境内的东仪派俄籍教徒。委 任圣母无原罪修士庞怀德为主教,于同年5月31日庞怀德晋升为主教,主教府设于当时哈尔滨 马家沟通道街78号(今南岗区中山路224号),堂名为圣吴办弟来教堂。后任主教祁高德(1 939年10月28日祝圣)。教区总务处及属下设吴苏理诺女修院1所、方济各女修院1所、法俄孤 儿院1所、中等学校1所。1938年统计,主教、神父、修士共5名,主教府座堂1座,教徒280人 (男100人,女180人)。吴苏理诺女修院1所,女学生120人。圣尼阁老中学1所,学生153名 。俄籍育婴堂1所,收养婴儿180名。
    东仪天主教派,用古斯拉夫语行使希腊礼仪,系从希腊正教、俄罗斯东正教和一些东方 老教会中分离出来的。参加天主教会,承认罗马教皇是首脑,但坚持东派传统礼仪和特点。 哈尔滨东仪天主教遵行的是拜占庭——斯拉夫语东方礼仪和典制。原来分布于东欧、苏联和 巴尔干地区。除隐修士和主教外,一般教士可以结婚,主教可以自选自圣,不由教皇来任命 。礼仪中,圣餐大都不用无酵饼而用有酵饼。自身画十字,横线从右肩到左肩。圣像,不用 立体的雕像。教堂建筑、服饰、用品等,均保持东派教会传统。
    1945年日军投降,苏联红军进兵哈尔滨时,逮捕了该府堂的间谍案犯祁高德主教,宗教 活动停止,政府临时接管该府堂全部教产。后按宗教房产政策,将此主教府堂大楼移交给黑 龙江天主教区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