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传 入

第一章 沿 革

  基督教到中国最早的传教士是于1807年来华的英国人马礼逊。基督教传人中国和帝国主 义对华侵略密切相关,有些传教士就是和鸦片贩子一起坐着帝国主义的炮舰来到中国的。教 士们所以来华,用美国最早来华的牧师裨治文的话来说:“与其说是由于宗教的原因,毋宁 说是由于政治的原因。”①(①转引自《人民日报》1950年9月23日(一)版社论《基督教人 士的爱国运动》。)而传教士“受命把其所在地的一切情况向领事报告”②(②转引自卿安 辑《美国侵华史》。)的秘密,更由美国公使卫廉一语道破。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清廷被迫和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被迫取消教 禁。同意各国在各口岸建堂,自由传教。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廷又被迫同意各国传教士可 进一步往包括原本封禁的清王室“祖宗肇迹兴王之所”的东北地区在内的各地租买田地,建 立教堂,自由传教。
    1863年,英国基督教传教士韦廉臣受苏格兰“圣经协会”派遣,第二次来华①(①《Jo umeys'in North China,Manchuria and Eastem Mongolia,with Some Account of Corea .)。1866年韦氏由芝罘(今山东省烟台市辖内)泛海,登陆牛庄,经伯都讷(今吉林省扶 余县境内),先后到阿什河(今阿城市),三姓(今依兰县)等地散发《圣经》,游行布道 。这是目前所知最早见于记载的基督教在黑龙江地区的传教(②(②同上,并参见《关东三 省教会史略》、《The Church Recorder》1898《中华基督教会年鉴》1915.))。
    最早来黑龙江地区活动的基督教士,均系英国长老会系统,分属苏格兰和爱尔兰两个差 会。吉林及黑龙江当局曾以本地“排外”情绪强烈,难以保证教会人士的安全为由,一度拒 绝其定居申请。1886年,苏格兰长老会派遣医师和牧师一同来双城,通过治病传教,设立了 福音堂和礼拜堂,这是黑龙江地区最早的基督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