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友好往来
自从中国基督教界爱国人士发起反对帝国主义,实行自治、自养、自传的三自爱国运动
以后,海外基督教敌对势力就对之大加诬蔑,一些不明真相的教会人士对三自也心存疑惑。
“文化大革命”期间,教堂关闭,一时间,更是隔绝往来。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黑龙江省基督教会恢复了聚会礼拜。许多国家的基督教
会和基督教界人士及其他人员,也纷纷来黑龙江省,对黑龙江省基督教“两会”进行友好访
问,参加聚会礼拜。
从1981年至1985年,仅据哈尔滨市南岗区东大直街50号基督教堂的不完全统计,就有来
自世界亚、非、澳、欧、南北美洲等六大洲,美、苏、英、法、日、西德、意大利、奥地利
、东德、澳大利亚、加拿大、荷兰、芬兰、丹麦、希腊、瑞典、阿根廷、委内瑞拉、挪威、
新西兰、爱尔兰、新加坡、多哥、巴基斯坦、南斯拉夫、比利时、约旦等27个国家的外宾以
及香港、台湾的同胞共计800多位在纪念薄上留言或签名留念。
来访者人数与国别都是与年俱增,1981年来访者合计102人,来自11个国家和地区;198
2年,合计人数110人,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1983年,来访合计数是188人,来自18个国家和
地区;1984年来访者数字上升到196人,来自20个国家和地区;1985年来访者合计数达到210
人,国别数字也增加到21个国家和地区。
来访者中有牧师、记者,有驻华使领馆官员及其家属,有国会议员和政府官员,有来华
讲学和进行学术交流的专家学者,也有的是留学生、商人和旅游者。其中比较知名的人士有
美国前总统候选人、参议员杰克逊先生及其一行,加拿大国会议员、长老会牧师马克连·瓦
尔特偕夫人及其一行,阿根廷驻华大使夫人苏维莎女士,阿根廷驻华使馆武官希克特及女儿
,新西兰驻华使馆参赞米高·格林、一秘汤普森、二秘约翰·摩根,澳大利亚驻中国商务参
赞葛瑞普,美国驻华使馆农业参赞夫人卡尔美女士,美国波士顿学院政治系教授、东欧及俄
罗斯及亚洲事务研究中心主任、中苏集团事务研究所主任、哈佛大学东亚问题研究中心兼任
研究员、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唐锡镐先生,台湾新闻记者石嘉福先生,《纽约时报》记者
约翰·拜真,美联社记者泰夫·布朗,《美国新闻周刊》记者冯·林格,《加拿大电视周刊
》记者约翰,美国驻华使馆二秘麦克海,西德驻华使馆官员汉舍尔德一行,美国肯特大学校
长夫人卡拉斯·马利昂女士及其一行,美国驻华使馆武官拉木赛海军少校,美国《洛杉矶时
报》记者塔姆·马斯,美国驻沈阳总领事馆官员阿尼特等。
来访者中表明自己的牧师身份,并在哈市南岗区大直街基督教堂参加了由黑龙江省两会
牧师主持的聚会礼拜的人数在26人以上,其中美籍牧师超过10人,丹麦基督教访华团中有6位
牧师。这些牧师都和黑龙江省两会的牧师们进行了交谈,丹麦的6位牧师还特地邀请中国的同
道作了比较长时间的座谈。来访的牧师都对中国基督教会增加了了解,对三自的方针政策有
了进一步的理解。许多人表示极为赞赏,并希望今后进一步增加接触更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