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四节 大会发言

  8月8日至8月10日,全会进行大会发言。先后进行口头和书面发言的委员和列席人员共有 129人次。
    一、对“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认识
    委员裴景仁(齐齐哈尔市第一中学副校长)、王秉福(哈尔滨铁路中心医院副院长)就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问题发言。他们认为,“双百方针”是推动我国科学发展的巨大动 力,这一方针的提出,教育了一些在学术工作中乱扣帽子、乱打棍子的某些机关或团体的负 责人,使他们在学术讨论中能尊重别人的意见。从这种意义上讲,党的“双百方针”的提出 ,又进一步密切了党和知识分子的关系,广大知识分子也一定能够不辜负党的期望,为繁荣 我国科学文化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委员刘珮芝(民建黑龙江省委主委、省工商联主委)在发言中,热情赞颂毛泽东主席提 出的“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大公无私精神。他认为这一方针的 提出,使民建会真正认识到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所肩负的历史重任。为了胜利完成这一历史 重任,民建会必须接受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加强对其成员的思想改造。刘珮芝要求中国 共产党要加强对民建会的领导,少存客气,多加监督和批评。同时,刘珮芝又要求民建会成 员主动靠近共产党,担负起协助国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及时反映爱国工商界利益的责任。
    就“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认识问题发言的还有:委员梁 一鸣、孙本量、刘鸿翥、张恒轩、刘伯召、陈季升;列席人员周哲夫、董绍庸、孙秀升、武 兆桐、苏显谟、杨由天、刘蓝田、曲和卿、陶然、邱枫、李守忠、杜占鳌、万明信。
    二、知识分子问题
    委员王成美(黑龙江省医务工会副主席)就改善知识分子工作和生活条件问题发言。他 说,知识分子是向科学进军的主力,然而目前大多数知识分子受到会议过多,工作时间过长 ,居住条件拥挤,学习和生活十分不便等问题的严重困扰,使他们无法用更多的时间从事学 习和科研。王成美希望省有关方面减少和压缩不必要的会议,认真改善知识分子的居住条件 ,为知识分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和学习环境。
    委员关铭铨(宁安县中学副教导主任)就中学教师待遇问题发言。他说,中学教师待遇 差,首先表现在教师的居住条件十分差。不少教师是老少几辈挤住在不足10平方米的住房中 ;还有不少青年教师苦于无房,婚期一拖再拖;不少靠借住办公室、教室“打游击”方式结 婚的女教师,一旦怀孕,更是愁上加愁。其次,是中学教师的工资普遍较低,以至有的教师 冬天穿不起棉鞋,夏天穿不起袜子。关铭铨说,由于中学教师待遇较低,已经严重影响了中 学教师队伍的稳定。他呼吁全社会都来关注中学教师待遇问题,采取有力措施解决中学教师 住房难和工资偏低的现象,以稳定中学教师队伍。
    委员苏炳文(黑龙江省体委主任)就团结和改造旧知识分子问题发言。他说,散处在社 会上的原国民党军政人员,以及与之有密切关系的原中上层人士,是一个相当数量的旧知识 分子群。经过几年来党和人民对他们的教育,这个旧知识分子群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不 少人感到社会主义祖国可爱,愿意接近共产党,拥护人民政府。但也有的人总感到自己前途 渺茫,在现实斗争中划不清敌我界线。苏炳文建议,政府应当积极关心他们的生活,及时听 取他们的意见和要求,组织他们参加各种学习和社会活动,以便最大限度地团结和改造这些 旧知识分子。同时还要创造条件,发挥他们的一技之长,为建设社会主义贡献力量;发挥他 们社会关系的优势,为和平解放台湾贡献力量。
    三、科研、文化和教育问题
    委员胡祥璧(黑龙江省农业厅副厅长)、朱仁堪(哈尔滨449工厂主任工程师)就科研工 作分别发言。他们对科研工作中全盘生搬硬套苏联的做法提出了批评。他们说,当前在舆论 宣传上走了极端,说苏联什么都好,样样科技都先进,而资本主义国家在科学技术上却是一 无是处。这种错误的舆论宣传,不仅有悖于党所提倡的独立思考精神,而且自我关闭了向所 有科技先进国家学习的大门。他们认为,苏联在科研方面取得了不少辉煌成就,但并不是所 有项目都先进,每个项目科研成果都符合中国实际情况。因此,我们要在立足中国实际情况 的前提下,以独立思考的态度,认真学习苏联和其它国家的先进科研成果,以促进我们的科 研工作。
    委员郭维汾(哈尔滨市文联画家)就美术工作发言。他批评了美术界中排斥国画的民族 虚无主义倾向。他认为,国画艺术是经过几千年的艺术锤炼,而逐渐发展形成的一门反映人 民劳动和生活情趣的绘画艺术,它反映现实生活的手法是相当独特的,因而国画艺术在世界 艺坛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郭维汾说,随着时代的发展,要想在现实条件下对国画这门宝 贵民族遗产加以继承和发展,国画工作者就必须走向生活,拿起手中的笔来反映现实生活, 发掘新的创作题材。同时,在绘画技巧上也要反对墨守陈规,应以国画技巧为基础,适当学 习西洋画的某些技巧,这样才能使我国几千年的国画艺术得以继承和发展。
    委员梁志超(黑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就扫盲工作发言。他说,全省扫盲工作的任务是 相当艰巨的,尤其是农村的扫盲工作,不是仅靠教育部门和专职干部就可以完成的。必须形 成一个声势浩大的群众性运动,才能在较短时期内完成扫盲任务。梁志超呼吁各界贤达都来 支持扫盲,在全省组成百万文化大军参加扫盲工作。
    委员李毓麟(哈尔滨市道外基督教会牧师)就盲聋哑人的教育问题发言。他说,近几年 来,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都为当地盲聋哑人开办了学校以及福利工厂,使当地的盲聋哑人成 为有文化素养的劳动者。但这项工作在解放最早的黑龙江省却开展得很慢,全省除哈尔滨和 齐齐哈尔各有1座规模很小的聋哑学校和聋哑班以外,其它地方不仅没有一处盲聋哑人的教育 场所,更没有为盲聋哑人开办的福利事业。李毓麟呼吁省有关部门应尽快解决全省盲哑人的 教育以及就业问题。
    列席人员李奎用就朝鲜族初中、高中教育问题发言。他说,省内的朝鲜族中学,初中阶 段是用朝鲜语授课和考试,而高中阶段却用汉语授课和考试。因为语言的关系,加重了朝鲜 族学生高考的困难,也由此影响了国家对朝鲜族知识分子的培养。李奎用希望朝鲜族学生因 语言带来的高考困难能够引起国家教育部门的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就科研、文化、教育问题发言的还有委员江善辅、赵凤岐、薛绶宸、于德辅、胡景岐、 孔希武、杨锦山、吉万山、王承显、崔睿宣、李耀文、王铭绅、田继陈、王季康;列席人员 叶丛森、张汉、梁松乔、朱洪信、金铎。
    四、经济建设问题
    委员李春田(黑龙江省交通厅工程师)就省内公路建设问题发言。他批评各县对公路建 设普遍重视不够,与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公路建设,至今没有纳入当地政府的重 要议事日程。李春田希望各级党政领导提高认识,摆正公路建设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位置, 尽快设立和充实县级公路管理机构,切实做好公路的建设和养护工作。
    委员何裕昌(黑龙江省农业厅技师)就大力发展经济作物问题发言。他说,大量种植大 豆、向日葵、烟草等经济作物,对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何裕昌举 例说,在国际市场上,34吨线麻籽就可换回1台拖拉机;1万吨烤烟就可换回1个无缝钢管厂的 全套设备。10万垧甜菜的产值就等于30万垧大田作物的产值。目前,正值全省进入社会主义 经济建设的新时期,按着全省第二个五年计划的设想,省内将建设一批油脂化工厂等轻工企 业,但却没有足够的甜菜、油料等经济作物为原料,因此,今后本省轻工企业必将面临一个 “无米之炊”的困难局面。何裕昌建议省有关方面,必须把大力发展经济作物问题,放到一 个战略高度来给予重视,引导农民改变以自给自足为主要生产目的的小面积种植经济作物的 习惯为大面积商业性种植。同时,从省到县还要建立起经济作物生产方面的领导机构,以把 大力发展经济作物的生产真正落到实处。
    列席人员张玉明就农村役马管理问题发言。他说,农业合作化以后,全省农村的牲畜, 尤其是役马的管理和使役制度未能很快建立健全起来,以至出现了全省役马存栏急剧下降的 趋势。张玉明说,造成役马存栏急剧下降的具体原因是,相当一部分合作社连马棚也不盖, 让役马风吹、雨淋、雪打;饲料少,活儿又重,社里用马随意乱抓。这些不合理的饲养、使 役制度使母马怀孕少、流产多,幼马死亡多。由于役马长期饲养不善,劳役过重,使役马的 体质普遍下降,现在经常是一场雨雪之后,全省死亡役马就成百上千。张玉明呼吁省有关方 面,必须严令各地迅速为马匹建棚,并建立健全役马的管理、使役制度。张玉明还指出,役 马是目前农村从事交通、运输、耕耘的主要畜力,如不迅速扭转役马存栏急剧下降的趋势, 则必将会影响到全省今后农业的发展。
    就经济建设问题发言的还有委员顾旭东、李根洙、教士奇;列席人员丁振乡、张志连。
    五、民族和工商业问题
    委员莫金生(黑河专署民委秘书)就林区防火工作与鄂伦春民族传统狩猎、采集生产的 矛盾问题发言。他说,林区防火期间封山,严格限制一切人入山从事狩猎和采集活动,这对 其它民族的经济生产活动尚无重大影响,而对世世代代以从事狩猎和采集为主要生产和生活 手段的鄂伦春民族,却有很大的影响。莫金生认为,防火措施的制定,应充分兼顾国家、集 体和个人的利益,在确保防火的前提下,应对鄂伦春民族传统狩猎和采集生产有适当的安排 。从长远考虑,狩猎和采集生产活动既是一项极为落后的生产活动,又与防火工作相矛盾。 国家应结合对大兴安岭的开发工作,有计划地动员鄂伦春民族从事林业、农业和畜牧业生产 ,以彻底解决鄂伦春民族传统生产劳动与林区防火工作的矛盾。
    委员朱元成(齐齐哈尔市工商联主委)、郭守昌(齐齐哈尔市公私合营德增盛粮谷加工 厂厂长)就公私合营单位中公私方关系问题发言。他们说,自今年1月全行业公私合营以后, 政府按照量才使用的原则,对工商业者做了非常周到的安排。不少工商业者担任了厂长、经 理或其它重要职务,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工商业者的关怀和爱护。但是,在相当一些合营 企业里,却程度不同地存在着公私双方不能真诚共事的矛盾,突出地表现在公方代表对私方 人员职权尊重不够,帮助不足,不能彼此真诚交换意见,以至给工作带来不少损失。他们建 议,应在公私合营企业中建立一种公私双方定时交换意见的制度,使双方有机会经常开展批 评与自我批评,以积极改善合营企业中公私双方关系。
    委员吴琳涛(黑龙江省民主妇女联合会副主任)就开展工商界妇女工作问题发言。她对 不少基层妇联组织不愿接近工商界妇女的现象提出了批评。吴琳涛强调搞好工商界妇女工作 ,也是国家对整个私营企业工商业者改造的一个重要部分,对这部分人工作开展的好坏,将 直接关系到国家对整个私营企业工商业者改造工作的顺利进行。因此,全省各级妇联组织必 须纠正对工商界妇女“关门主义”的工作态度,积极组织工商界妇女参加各种学习和生产劳 动,在学习和生产劳动中改造自己。吴琳涛还认为,要搞好工商界妇女工作,社会各方面必 须通力合作。她建议,由妇联负责工商界妇女的政治动员和组织领导,政协负责工商界妇女 的学习工作;民建负责工商界妇女积极分子的培养;工商联也要在人力与物力上支持这一工 作。
    就民族和工商业问题发言的还有:委员朱月坡、高楹、卜林、鸣嘎、任秀章、王景福、 王依仁、解云清、潘德纯、孟泽民、林生阳、刘书亭;列席人员李文轩、马振邦、赵锡蕃、 于勋治、王寰、李书阁、曲宝珩、马敬铭、李玉珍、隋智善、刘玉珍、曹根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