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黑龙江省第四届常务委员会组成于1977年12月29日,至1983年3月29日任期结束。第
四届常务委员会共召开了26次常委会议,其中常委(扩大)会议13次。
第四届常务委员会工作期间,我国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全面拨乱反正、开创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伟大转变时期。第四届常务委员会围绕着这一阶段党和政府的
各项中心工作,认真进行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同时,抓紧进行各级政协组织的重新恢复和
建设工作。
从1977年12月至1978年11月,省政协第四届常委会先后召开了4次常委会议。除第一次常
委会议外,其余3次都是常委扩大会议。在这几次会议上,传达贯彻了中共中央、全国人大、
全国政协有关会议精神,讨论了省政协工作。与此同时,将深入揭、批、查林彪、江青反革
命集团在黑龙江的罪行,列入了会议的重要日程。
1978年以后,省政协第四届常委会的历次会议重点学习贯彻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六
中全会精神,以及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
在学习座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和十一届六中全会精神时,与会者一致认为,把党的工
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是全国人民梦寐以求的头等大事。这些年来,我国
的一些周边国家和地区,一直在加紧经济建设,而我国却一直在搞内乱,在倒退,把国民经
济搞到了崩溃的边缘。我国如再不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就有亡党亡国的危险。与会者就如何
尽快实现工作重点转移问题,分别从改革经济管理体制、精简政府机构;改革干部管理体制
,认真清理各级领导班子中靠造反起家的坏头头;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和统战政策,调动
各界群众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积极性等方面,提出了许多中肯的批评与建议。
与会者一致高度评价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认为这个决议既对多年来“左”的指导思想和毛泽东晚年的错误作了科学的分析与批评,
又坚决地维护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人民中的威信,维护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同时,《决
议》对建国以来历次重大政治运动是非曲直的正确评价,也是进一步为建国以来历次政治运
动中的冤、假、错案平反,为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全国各族各界群众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的积极性,提供了最有力的保证。
1973年2月25日,省政协召开四届二次常委(扩大)会议,讨论1978年颁布的宪法修改草
案。由于当时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尚未召开,而宪法修改草案仍在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并
对“文化大革命”继续加以肯定,因此,这次协商也只能流于形式了。在1982年5月5日举行
的省政协四届二十次常委(扩大)会议上,在讨论1982年颁布的宪法修改草案时,全体与会
者思想解放,以高度的主人翁精神畅所欲言,充分协商,对宪法修改草案提出了104条修改建
议,通过组织程序反映给了中央有关部门。
1982年7月13日召开的第21次常委(扩大)会议,作出了组织全省各级政协组织和政协委
员参加政协章程修改草案大讨论的部署。经过全省各级政协委员的充分协商,省政协向全国
政协汇总上报了93条修改建议。
1982年9月19日至25日,省政协召开四届二十二次常委(扩大)会议,听取了十二大代表
、中共黑龙江省委副书记陈俊生传达十二大精神的报告;认真学习了邓小平的十二大开幕词
,胡耀邦所作的《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报告,叶剑英、陈云的讲话和李
先念的闭幕词,以及十二届一中全会公报等文件。这次常委会临近结束时,省政协副主席张
瑞麟传达了胡耀邦在中共十二届一中全会上的讲话,通过了《关于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二
大文件的决议》。
在座谈十二大会议精神时,全体与会者认为,十二大是党的七大以来的一次最重要的会
议。七大为全国人民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建设新中国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而党的十二
大又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指明了前进方向。与会者对把实现高度物质文明,高度精
神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当作新时期总任务中的重要内容,感到无比振奋。他们
说,这是对我国几十年来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高度总结,实践证明,上述内容缺少任何
一项也不行。
与会者还就十二大报告中提出的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在合作共事中,要继续坚持“长
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进行了深入地讨论,一致认为,这
是党中央最广泛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真心诚意地同各民主党派和各界人士团结合作,共同
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努力奋斗的具体体现。在这种形势下,人民政协作为加强社会
主义民主建设的一个重要渠道,将更加任重而道远。与会者纷纷的表示,党把我们当成完全
信赖的朋友,我们也必须做党的诤友,才能不辜负党对我们的期望。
本次常委会议后,省政协向全国政协呈报了专题报告。
在对有关国家大政方针和省内重要事务的协商方面,省政协第四届常务委员会在第五、
十、十五、十九、二十一次常委(扩大)会议上,曾分别就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精简政府
机构、改革干部人事制度、清理“三种人”(指追随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造反起家的人、
帮派思想严重的人及“文化大革命”中的打砸抢分子.)、落实政策、改革经济管理体制、
发挥科技人员作用、加强教育卫生工作等问题,进行了民主协商,向省有关方面提出了大量
的意见和建议。省领导和有关部门对此极为重视,中共黑龙江省委第一书记杨易辰,对第十
次常委(扩大)会议《情况反映》上提出的各项建议,有的表示采纳,有的责成有关部门迅
速予以研究落实。
在第十四次常委(扩大)会议上,还就结合黑龙江实际情况,进一步团结台胞,做好促
进台湾回归祖国的工作,进行了讨论。参加这次会议的省政协常委和各界人士一致拥护中共
中央阐明的台湾回归祖国的方针,坚决反对“一中一台”或“一个中国,两个政府”的阴谋
,并对如何进一步团结台胞,做好促进台湾回归祖国的工作,提出了许多积极建议。
在政协工作机构的恢复和建设方面,在1978年11月9日召开的第四次常委(扩大)会议上
,通过了学习委员会和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名单,并原则通过了重新恢复科技
、文化、教育、医药卫生、华侨台籍、工商、对台宣传等7个工作组的决定;在1981年3月6日
召开的第十二次常委会议上,又通过了恢复妇女工作组和成立法制工作组的决定。至此,因
“文化大革命”而瘫痪10余年之久的省政协各工作机构全部得以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