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农业工作组的活动
农业工作组是由从事农、牧、渔、水利等方面的科研、教学工作的省政协委员和专家学
者及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组成的。主要任务是:宣传国家的农业政策和农村改革所取得的成
就,举行农业方面的报告会和讲座;联系和团结从事农业、牧业、渔业、水利工作的委员和
专家学者,协助有关部门落实农业战线的知识分子政策,为农业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反映
委员和各界人士关于农业工作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推动有关部门改进工作。
农业工作组于1984年11月14日组建,成员24名。组建后,该组即紧紧围绕发展农村经济
和搞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积极开展专题讨论和专题调查的活动。
一、专题讨论会
1984年12月17日,召开组会,包文忠、侯立三、刘祖裕等12名工作组成员出席了会议;
应邀列席会议的有蒋惠群、孙学启、欧阳玉芝、靳国忠等,省政协副主席王维之出席了会议
。座谈会由包文忠主持。会议协商讨论了黑龙江省《关于扶持发展农村专业户和经济联合体
的规定》。与会者认为,这个《规定》符合黑龙江省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反映了专业户的
愿望和要求,将会对黑龙江农村专业户和经济联合体的发展起到保护和促进的积极作用。大
家在讨论中,还提出了一些修改、补充意见。会议还研究确定了农业工作组1985年工作计划
。
1985年2月9日,召开组会,学习和座谈中共黑龙江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1985]
4号文件(《转发中共黑龙江省委书记李力安同志在“参加东北地区粮食问题咨询座谈会的情
况汇报”上所批意见》)和“万里副委员长1984年9月2日同北京市领导同志的谈话”。与会
同志认为,黑龙江省粮食相对过剩,这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供了一个时机,我们应不失时
机地做好安排。大家结合黑龙江省实际,提出五点意见和建议:(1)建议进一步解放思想,
建立新的农业概念。范定国(省科委顾问)、何裕昌(省农牧渔业厅高级农艺师)等认为,
几年来的实践证明,种植业是农业之本,养殖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是致富之路。然而,黑龙
江农业现状是养殖业和加工业很落后。对此,要采取有力措施,在今后农业发展中有目的地
调整农业结构,合理安排种、养、加的比例。全省要有个近、远期规划。当前要把贸、工、
商做为发展农业的突破口,使黑龙江农业走上良性循环的道路。(2)建议采用经济战略措施
,实行智力技术转移,发展黑龙江农业。刘祖裕、何裕昌认为,应依据与运用价值规律,理
顺经济关系,合理调整农副产品价格,促进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范定国、丛明善(哈兽研
所研究员)建议改变农业贷款方向。他们认为,过去受“以粮为纲”的影响,农业贷款的主
要方向是种植业。今后要增加养殖业、农副产品加工业的贷款。还应贷款扶持第三产业的发
展,适当增加农业投资。解启英(东北农学院副教授)建议,要抓紧向农村输送知识和人才
、技术和经济信息,解决农村有些地方想富不会富的问题。(3)建议有关部门的经济体制改
革应上下同步进行。蒋建鹏认为,目前,黑龙江的经济体制改革有不协调现象,有些经济渠
道还没有理顺。因此,改革必须上下同步,统筹安排,全面进行。(4)建议提高中小学教学
质量,发展职业教育。袁庆杰、解启英、范定国等建议,随着改革的深入,科研部门、大专
院校将有一批人员转业,可把这部分人充实到中小学校以提高中小学教学质量。(5)建议加
强对进口种畜检疫工作。袁庆杰、丛明善建议,当前,我国在引进种畜工作中,忽视检疫制
度的现象比较严重,致使一些危害性很大的牲畜疫病带人我国境内,有些已经造成严重经济
损失。如果这种现象继续下去,将会使我国畜牧业遭受致命打击。这个问题必须引起有关部
门的足够重视。
二、专题调查
1985年2月,农业组为了推动养猪业的发展,解决黑龙江省猪肉自给问题,组成以刘祖裕
、蒋惠群等参加的生猪调查组。调查组听取了省畜牧局关于养猪情况的汇报,分别邀请呼兰
、巴彦、双城、肇东4县政协有关人员进行座谈。经过调查,形成《关于发展生猪生产的调查
报告》,送交省人民政府。
调查组认为,实行生猪派养派购,从黑龙江历史上看,对搞活城乡流通,保证城市猪肉
供应,曾发生过积极作用。但是,当前它已经越来越不适应转变中的农村经济。其主要弊端
:一是减少了养猪户的收入。农民向国营食品收购站交售一头200斤的猪,每毛斤0.62元,
只收入124元;而卖给个体屠宰户,每毛斤一般0.80元至0.85元,能多收入36元到46元;如
自宰上市,可多收入70多元。二是“一刀切”严重,侵害了农民的经营自主权,不利于因地
制宜发展生产。三是助长了收购部门的官商作风,在收猪时,普遍压等压价,农民反映强烈
。四是强迫命令,随意罚款。因此,调查组建议,取消派养派购,放开经营,这是促进生猪
大发展的最有效办法。调查组认为,生猪放开经营后,需要做好几项工作:(1)要实行“三
多一少”(即:经营上要采取多种经济成分,多种经营方式,多种流通渠道,减少环节)的
经营方针,开展竞争,搞活流通。在流通上,食品部门仍应发挥主渠道作用。(2)对现行有
利生猪生产发展的各项政策(即饲料地政策、饲料粮政策、奖励政策、免税政策和扶持政策
等)要继续执行,以保护农民养猪的积极性。(3)积极发展养猪专业户、大户和养猪专业村
,这是加快生猪生产发展的突破口,是养猪走向专业化、社会化的必然趋势。因此,要在贷
款发放、物资供应、技术指导等方面给予照顾和优待。(4)建立健全养猪业的生产体系,建
立培育改良体系、防疫灭病体系、饲料加工体系、技术推广体系和教育训练体系。(5)要进
一步加强领导。放开经营以后,各地对养猪业不能撒手不管,要大力宣传中共中央1985年1号
文件,使农民了解政策,安心生产,同时要及时解决出现的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推广新技
术,使黑龙江省养猪业持续发展。
同年7月19日至8月21日,农业组为了研究黑龙江城市蔬菜市场放开后出现的新情况、新
问题,组成蔬菜调查组,在省农牧渔业厅、省园艺所等有关业务部门的密切配合下,对哈尔
滨市蔬菜产销问题进行了调查。经调查形成《关于哈市蔬菜产销情况的调查报告》,送省委
、省政府及有关部门,引起了有关领导的重视。9月25日,调查组应邀出席全省蔬菜工作会议
,并在会上作了专题发言,受到与会人员的赞赏。
调查组认为,解决蔬菜问题,必须走逐步放开的路子,进一步把蔬菜产销体制的改革工
作抓实抓好。同时,要从黑龙江实际出发,抓好基本建设,从长计议,狠抓落实。为切实解
决蔬菜产销问题,提出五点建议:(1)加强领导,搞好体制上的改革。蔬菜工作与广大人民
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抓好蔬菜工作,不仅是个生活问题,而且是关系到社会安定团结的大
事。因此,必须建立强有力的领导体制,应有一位副市长分管这项工作,设立蔬菜产销办公
室;要改革批发和零售的经营体制;增设一批农贸市场和蔬菜销售摊点。(2)搞好蔬菜生产
基地和加工、贮存设施建设,是保证充足菜源,调剂余缺,满足城市全年均衡供应的长远之
计。首先要保证充足的菜田面积;其次要搞好长远规划和合理布局;其三要发展庭院经济。
(3)国营商业要积极参与市场调节,充分发挥国营蔬菜公司具有的组织健全、信息灵敏、熟
悉业务、设备和手段比较完善的优势。要通过订合同切实掌握地产菜主要品种70%的货源。(
4)完善健全产销合同,保证指导性计划的贯彻实施。(5)进一步完善生产责任制,加强对
科技人才的培养,使蔬菜生产逐步向专业化、科学化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