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日常学习活动

  省政协学习委员会在经常工作中,主要是依据国内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配合党和政府 不同时期的中心任务,组织委员和各界人士进行政治理论学习和时事政治学习的。所采取的 形式,有学习会(在规定时间集中学习、传达党和政府有关文件等)、报告会、座谈会、经 验交流会、参观访问等。
    “文化大革命”前政协学习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阶级斗争为纲”,主要目的是推动委 员和各界人士进行“思想改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人民政协学习工作指导思想发 生了根本变化,组织委员进行政治理论和时事政治学习,进行业务和科学技术知识学习,目 的在于提高委员“知情议政”的能力,充分发挥“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的作用,增强为祖 国服务的才能。
    1956年8月,省政协学委会建立时,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已进入了高潮 。同年11月,学委会组织委员中的工商界人士,重点学习了毛泽东主席对全国工商联执行委 员会的指示。在学习会上,省政协副主席张瑞麟就黑龙江省私营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 改造工作作了发言。这次学习会,对推动工商界人士积极接受社会主义改造,起到了一定作 用。
    1958年,首都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召开自我改造促进大会的消息传来后,省政协 经过协商,成立了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和工商业者自我改造促进大会筹委会。当年3月 26日,黑龙江省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和工商业者自我改造促进大会正式召开,有800余 人参加大会。中共黑龙江省委书记李范五、省委统战部长张瑞麟、中共哈尔滨市委统战部长 马开印应邀出席。李范五在大会上发表讲话表示祝贺。
    会上,有22人先后发言。筹委会负责人在发言中说:“我省和全国一样,已经掀起了轰 轰烈烈的跃进高潮,我们的思想改造也要跟上形势来一个大跃进。做到这一点起码的条件, 就是要真诚地把心交出来。只有把赤裸裸的心交出来,才能把民主党派的千颗心、万颗心连 成一条心,把这颗心献给党、献给社会主义,才能永远坚定不移地跟党前进,作共产党的忠 实助手。 (见附图)
    会上,通过了“上毛主席书”、“自我改造决心书”。在决心书中提出,以最大的决心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尽早地把自己从资产阶级分子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从资产 阶级知识分子改造成为工人阶级知识分子;把民主党派改造成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力量。
    嗣后,省政协组织民主党派、无党派委员开展了历时三个月的整风和向党交心活动。各 民主党派,市县政协各界人士也开展了持续半年之久的向党交心运动。
    交心运动规定了“五交”的内容,即:交对党的态度;交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交57年大 鸣大放期间的言行和思想活动;交个人受右派分子言行的影响;交“反右”后的思想认识。
    交心采取大字报,小字报和座谈会的方式,对认识迟的人还给以个别的帮助。
    交心运动中形成了交心就是检查的局面,甚至认为交得深不深、广不广、透不透,是有 没有改造决心的表现,因而产生了一种无形的压力和紧张的气氛。
    1959年1月5日,省政协发出关于组织各界人士学习八届六中全会文件的通知。通知要求 各市、县政协学委会在当地党委统一部署下,认真组织各界人士系统地学习“关于人民公社 若干问题的决议”,进一步澄清思想,提高认识,加强自我改造,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服务。
    1959年8月27、28日,省政协学委会召开无党派委员座谈会,学习座谈中共八届八中全会 公报和决议。大家认为,八届八中全会提出适当调整国民经济计划指标是正确的,它给全国 人民以很大的鼓舞。表示一定要同心同德,为完成第二个五年计划主要指标积极投身到增产 节约运动中去,以思想改造和工作双丰收的成绩迎接国庆十周年。
    1960年2月27日,省政协二届八次常委扩大会议通过《关于推动和组织各民主党派成员, 无党派民主人士,工商界,知识界学习毛主席著作,逐步改造世界观》的决议。《决议》号 召各级政协组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协同有关方面,采取有效措施,把组织推动各界人 士学习毛主席著作,作为今后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通过学习,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社会发展 规律,掌握自己的命运,在国内外阶级斗争中明辩是非,站稳脚跟,在反帝保卫世界和平的 斗争中,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作出更多的贡献。
    1960年10月18日,学委会组织各界人士座谈中共中央统战部李维汉部长作的《学习毛主 席著作逐步改造世界观》的报告。与会人员对自我改造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作了估计。大家 认为,经过反右派斗争和整风运动,总的是大有进步,还有问题。大家表示,要下决心,努 力加强自我改造,永远跟着共产党,再接再励继续前进。
    1961年9月25、26日,学委会组织部分委员就学习陈毅副总理《在北京高等院校应届毕业 生大会上的报告》和国际国内形势进行座谈。会前有些人认为,当前世界上的两大阵营正处 在刀出壳,弓上弦局面,世界大战一触即发。有些人怕打仗,为我国的军事力量和目前的困 难而担心。座谈陈毅副总理报告后,认识到国际形势发展对我国是有利的,如果帝国主义胆 敢发动世界战争必将得到可耻的失败。与会人员对陈毅副总理出席日内瓦会议的情况感到兴 奋,看到任何国际事务没有中国参加就不好解决,中国已成为世界强国之一,由此产生了作 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在国内形势方面,会前有些人只看困难的一面,对大好形势有怀疑 ,觉得“心里没有底”、“困难没个头”。通过座谈,大家认识到:第一、尽管有困难,几 年来的经济建设已经打下了工业化的基础,不能因为有困难而否认经济建设的伟大成就,总 的形势是好的。第二、党提出的解决困难的政策措施正在贯彻,并已取得了实际效果,形势 在开始好转,前途是光明的。第三、党把产生困难的原因、克服困难的有利条件都作了详细 的分析,令人信服。尤其对工作中缺点错误的检查,使大家很受感动,充分体现了党的伟大 。很多人表示,要与党同舟共济,共渡难关。
    1962年5月,学委会组织委员及各界人士座谈全国人大二届三次会议、全国政协三届三次 会议精神,各界人士在发言中谈到,听了周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豁然开朗”,说周总理报 告是“推心置腹,肝胆相照”,对总理所说的“这几年政府工作中发生的缺点和错误首先要 负责的是国务院”这句话深为钦佩。他们说,共产党实事求是的精神真伟大。大家表示要同 党一道克服暂时困难,努力工作,认真贯彻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完成1962年国民经济 计划,争取社会主义建设的新胜利。
    对周恩来总理报告反映最强烈的是知识界和工商界人士。与会的高级知识分子们认为, 周总理报告提出知识分子的“绝大多数是属于劳动人民知识分子”的估计,是符合知识分子 队伍实际情况的,这使他们受到莫大的鼓舞。工商界委员认为,延长定息三年是党和政府对 工商界的照顾和关怀,这等于在我们的铁饭碗(赎买、包下来包到底等政策)上又镶了金边 。大家表示,一定要继续接受改造,回答党的关照。
    1962年12月22日,省政协举行二届第十七次常委(扩大)会议,通过了《关于组织民主 党派成员,各界民主人士、工商界、知识界进行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 计划》。对组织“三个主义”教育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会议认为,这些年,民主党派成 员和各界人士对国际、国内形势和改造问题的认识有所提高,但也有模糊不清的问题。如对 “东风压倒西风”的论断有怀疑,说“东风”过去是铜墙铁壁,现在裂缝了;敌人是一大二 强三富,我们是一小二弱三穷;外有帝国主义压力内有蒋介石要回老家,我们是四面楚歌。 认为我国对外政策过分强硬,既无“弹”、又无“箭”,顶着干会引火烧身。对于修正主义 ,说不清孰是孰非。在国内形势方面也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说,头两年是精神紧张,这两年 是经济紧张,粮食定量没增加,大米白面不见,吃穿用不足,不如1957年,这是高举三面红 旗的结果。主张高举一面,平放一面,挂起一面。工商界的多数对自由市场是眼热心活不敢 动,也有少数人亲自出马,或指挥家属孩子上阵。还有个别人说,工厂是我的,商店是我的 ,要求退厂退店把生产资料退给他。在自我改造方面,知识界有厌倦抵触情绪,说周总理给 知识分子下的定义叫劳动人民知识分子,知识分子在政治上进步是需要的,“改造”二字提 不提可以研究。工商界也强调“工商业者是自觉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劳动者”的提法,对改造 有反感。会议认为:解决这些问题唯一的办法是加强学习。《计划》提出,要组织各民主党 派成员、工商界、知识界、宗教界、归国华侨等各界人士深入学习党的八届十中全会公报和 有关的时事政策文件,同时结合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主席的有关著作,认真进行一次爱 国主义,国际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思想教育,引导他们进一步研究国际形势、过渡时期的阶级 斗争、以及我国发展国民经济等方面的问题,使他们提高认识,加强自我改造,以利于更紧 密地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周围,在争取我国国民经济的新发展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新胜利的斗 争中,在反对帝国主义和保卫世界和平的斗争中,在反对各国反动派和现代修正主义的斗争 中,积极贡献自己的力量。
    1963年12月19日,组织委员及各界人士座谈全国人大二届四次会议精神和彭真副委员长 讲话。在听到彭真讲话传达前,多数人认为,过去把在学习中提出的对国际国内形势和思想 改造方面的不同看法,概括为政治上大反复,令人不可理解,难以接受。学习彭真的讲话后 ,他们说:“讲的容易接受,心里有底了,虽然大反复是少数人,确实有大反复”。表示今 后要加强改造,跟着共产党和毛主席走到底。但在这以后的学习中,委员们的发言开始谨慎 起来了,有相当一部分发言照稿、照报告讲,很难敞开思想讲心里话了。
    1964年,全国普遍开始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为使各界人士受到社会主义教育,省政协向 各级政协学委会发出组织传达学习黑龙江省三届一次人代会和省政协三届一次会议精神的通 知,要求各地要加强对这一工作的具体安排和领导。
    1965年,省政协组织各界人士开展以社会主义教育为中心的阶级、阶级矛盾、阶级斗争 理论和时事政策学习。
    1965年5月26日,省政协三届三次常委会通过《组织各界人士学习目前形势的计划》后, 又转为组织委员学习反帝反修及战备问题。
    通过学习,委员和各界人士基本接受了这样一些观点:第一,承认社会主义社会存在阶 级斗争,社会主义时期的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两个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资产 阶级采取的是“打进来”、“拉出去”、和平演变的方针。不少人还以阶级斗争为纲检查了 自己头脑里存在的阶级斗争观念淡薄的问题。第二,对国际形势和帝修反的本质及人民战争 的观点有一定的认识,对“恐美惧修”、“怕战求和”的思想进行了批判。当时,因急于解 决思想认识问题,在学习过程中未能始终坚持贯彻“三自”原则和“三自主义”。学习中, 还向各界人士提出积极参加社教运动,过好社会主义关的要求。
    1966年4月28日,省政协三届八次常委会传达中共中央、东北局、中共黑龙江省委《关于 开展学习毛主席著作的决定》,省政协向各民主党派、各级政协学委会提出了组织各界人士 大学毛主席著作和学习焦裕禄的计划。
    1978年至1985年,学委会组织委员和各界人士开展的日常学习活动,主要有下列各种形 式:
    1.政协学习组。以委员为主,扩大到各界人士(包括各民主党派成员,工商联、台联、 侨联成员,宗教界人士,工作组成员等)。学习组的学习方式是,按既定计划和规定的时间 ,在省政协机关集中学习。在此期间,省政协建立了民革、民盟、民建、无党派人士、宗教 界五个学习组,有130余人分别参加各组的活动。
    2.举办报告会、文件传达会、学习辅导会、专题讲座会等。先后召开上述各类学习会3 44次,参加者达6988人次。
    3.围绕一个中心内容,组织短期学习班。共举办短期班39次,参加者为1865人次。
    4.学习心得交流会。
    5.结合学习内容,组织观看新闻、科技、故事影片及录相片等。
    6.组织委员及各界人士按学习计划和规定书目进行自学。参加者达10200人。
    在此期间,省政协学委会除配合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及时组织委员和各界人士学习党 中央、国务院、全国人大、全国政协的有关文件、重要会议精神、中央领导讲话以及中共黑 龙江省委、省政府的有关文件之外,重点开展了下列4项学习活动:
    第一,深入学习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文件,以及全国政协五届二次会议文件、叶 剑英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等重要内容。
    第二,深入学习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
    第三,深入学习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通过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全国政协五届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 以及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等重要内容。
    第四,系统深入地学习《邓小平文选》。
    在上述内容的学习过程中,省政协学委会利用每周一次的“学习日”多次组织委员座谈 会,交流学习的心得体会,以推动学习的深入发展。
    各界人士在学习中共十一届三、四、五中全会、全国人大、政协五届二次会议等文件后 ,在座谈中一致表示衷心拥护,并对伟大社会主义祖国的前途充满希望和信心。
    大家认为,党把工作重点从搞阶级斗争转到经济建设上来是“时代的要求”、“事关国 家兴亡、子孙万代的幸福”。他们认为,过去搞运动,老挨整,思想很紧张,“现在如同吃 了定心丸,放心了,可以在长征路上轻装前进了。”他们赞成搞现代化必须适合中国国情, 要从人口多底子薄的实际出发,搞中国式的现代化,走自己发展的道路;提出“不能一提现 代化,就要进口设备,不能搞洋冒进那一套”,主张“不能花钱买现代化,要靠艰苦奋斗、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纷纷表示,建设四化人人有份,要以实际行动跟上党的工作重点转 移。科技界的委员们表示要多出科研成果,快出成果,为民造福,为国争光;教育界委员们 表示,要为四化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奋起直追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医务界的委员们也表示 ,要在四化中为增进人民的体质而奋斗;伊斯兰教协会主席郑隆慧说:“学习感到心顺眼亮 ,有如死而复生,党的工作重点转移,为我们今后进行宗教活动奠定了思想基础,我们宗教 界人士一定要紧跟转移,化消极为积极,坚决不作绊脚石”。
    当省政协委员和各界知名人士得知邓小平在全国政协五届二次会议开幕词中宣布:“广 大知识分子包括从旧社会过来的老知识分子的绝大多数,已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资本家 阶级中有劳动能力的绝大多数人已改造成为社会主义社会中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各民主党派 已经成为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和一部分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的政治联盟,都 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力量”时,不胜欣喜,奔走相告。
    在学委会召开的学习座谈会上,省政协委员们说,社会主义祖国已进入一个以实现四个 现代化为中心任务的新的历史时期;新时期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的任务就是要调动一切积极 因素,努力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同心同德,群策群力维护发 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奋斗。人民政协作为统 一战线组织,在新时期的任务十分光荣,工作大有可为,当一个政协委员是十分光荣的。
    1980年2月,学委会召集委员座谈会,学习座谈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公报及有关文件。座 谈中,委员们结合切身经历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从中央到地方都按照实事求是、有 错必纠的原则,加快了平反冤假错案的步伐,解决了许多历史遗留的重大问题,几十万错划 右派得到改正,受打击、迫害的民主人士、知识分子恢复了名誉,这一切,得民心、顺民意 ,使人人心情舒畅了。
    座谈中,各界民主人士热烈拥护党中央为刘少奇平反的决定,深感党的伟大。大家一致 认为,刘少奇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不仅是中国有威望的马克思主义者 、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全世界也有很大影响。刘少奇的冤案是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假、错 案,为刘少奇平反,也是为全党同志、为全国各界人士的总平反,是大得人心的大好事。省 民盟负责人王治田追述了天安门事件平反、为彭德怀、陶铸平反等情况,认为以实事求是的 精神处理历史问题,是发扬了党的光荣传统。他说:“这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光明磊 落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省民盟主委王金陵说:“为刘少奇同志平反,是我们党有力量的表 现。党的实事求是精神也体现在我的身上。四人帮把我打成牛鬼蛇神,党现在选我当副省长 ,真是天上地下!我的心永远向着党,爱党,跟党干四化”。省工商联副主委朱元成说:“ 刘少奇同志平反深得人心。1960年,在全国工商业者代表大会上,刘少奇主席号召工商界‘ 顾一头(人民利益)一边倒’(倒向社会主义),提出‘包下来(工作、生活)包到底’的 方针,当时对我们的鼓舞太大了。‘文革’中就说刘少奇是我们的总后台和保护伞,我们是 刘少奇复辟资本主义的社会基础。这次给刘少奇同志平反,也给我们工商界平了反,在我心 中好象掀掉一块大石头。今后我更要一心一意跟党走,尽心竭力干四化。”
    1981年下半年至1982年上半年,学委会组织委员系统学习了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公报和 《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并多次举行座谈。通过深入细致、逐章逐句地学习 ,委员们在三个重大问题上取得了一致的认识:
    1.端正了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历史地位的认识经过“文化大革命”,一些委员 对毛泽东产生了“完全否定通不过,完全肯定想不通”的心态。有人说:“君子抑恶扬善, 不苛求前人,对毛主席作到不苛求就是了”。也有人说:“毛泽东思想不时兴了”。在这次 学习中,委员们认识到,“毛主席的一生与党的事业紧密相连,他的丰功伟绩是第一位的, 错误是第二位的”;“毛泽东思想是在中国革命历史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中国共产 党集体智慧的结晶”。从而划清了毛主席晚年错误和毛泽东思想的界限,划清了毛主席所犯 严重错误与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罪行的界限。
    2.分清了建国32年来的功过是非在学习《决议》过程中,委员们实事求是地分析了建国 32年来的重大事件,认为:“建国32年取得了中国几千年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巨大成就”, “没有32年建设基础,四化便无从谈起”。委员们同时也谈到,“建国以来党在指导方针上 的严重失误,给国家建设带来很大影响,教训是非常深刻的。这32年如能稳步前进,我国社 会主义建设速度会更快,取得的成绩就更大。”
    3.明确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路在学习讨论《决议》提出的我国社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十条要点时,委员们说:“十条经验是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纲领,是付 出昂贵代价得来的,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并在实践中贯彻执行”。通过对《决议》的学习, 委员们信心百倍,认为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有四项基本原则导航,又有十条经验作指 南,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一定能实现。
    1982年9月,省政协四届二十二次常委会议作出《关于认真学习党的十二大文件的决议》 。据此,学委会拟定了《关于学习和贯彻十二大文件的安排意见》。与此同时,还拟定了《 〈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学习要点》。此后,在省政协委员和各界人士中 ,很快形成了学习十二大文件的热潮。
    通过对十二大文件的反复深入地学习、讨论,政协委员们在下列重大问题上,取得了统 一认识:
    1.明确了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 主义。
    2.明确了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总任务和从1981年到本世纪末的20年我国经济建设的总目 标。
    3.明确了在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的同时,必须建设高度的社会义精神文明和社会主义民 主。
    4.进一步明确了中国共产党是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坚强核心。
    1983年,《邓小平文选》出版。为推动委员和各界人士学习,学委会制定了《关于认真 学习〈邓小平文选〉的安排意见》。《意见》中对这次学习的重大意义、目的,学习时间与 进度,学习方法和要求,学习的参阅文件及书目等,都作了详尽的说明。
    从1983年下半年起,《邓小平文选》一直是政协委员和各界人士政治理论学习的重要内 容。委员们通过认真系统地阅读、讨论,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有 了更深一步的理解,对邓小平在党的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恢复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 地位,在我国改革开放总方针的制定和实施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有了切实而深刻的体会。 委员们在座谈学习心得时认为,《邓小平文选》是一部杰出的马克思主义文献,是在新的历 史条件下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纲领。
    1984年10月以后,学委会还组织委员们学习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委员们一致拥护党中央关于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决策。
    经过学习,委员们在观念上产生了飞跃:突破了多年来形成的单一公有制和统一的经营 方式是社会主义的观点,初步确立了社会主义是以全民所有制经济为主导,多种经济经营形 式并存的观念;突破了物价固定不变就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传统观念,确立了建立合理 的价格体系是经济体制改革关键的认识;突破了纯而又纯才是社会主义的观念,确立了“一 国两制”的新观点。大家一致感到,中华民族腾飞在即,从而增强了紧迫感、责任感,纷纷 表示要为祖国的腾飞而加倍努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