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 记
《黑龙江省志·政协志》的编修工作,在政协黑龙江省委员会党组的领导下,在黑龙江
省地方志办公室的指导下,由省政协史志办公室的人员分工合作,历时二载有余,终于告成
。全书以《概述》为先导,下列3篇、32章、131节,凡40余万字。
参加本书编写的人员以目次为序排列如下:《概述》张剑峰;第一篇刘大志;第二篇第
一章刘大志,第二、三章教明章,第四章何振忠,第五章张红五,第六章梁杰,第七、八章
段平和,第九章教明章;第三篇第一一六章孙晓红,第七章张红五。此外,在本书撰写过程
中,鞠彩霞同志参与了查阅档案、提供有关章节资料方面的工作。
本书各篇章初稿形成后,提交给省政协史志编审委员会成员审阅,同时广泛征求意见;
在此基础上,由张剑峰进行统稿。统稿中,订正了某些史实上的舛误,对部分篇目作了进一
步调整和细化,还对部分章节作了补充或改写;最后由本书主编祝平完成总纂,并于1993年
5月向省地方志办公室报送了送审稿。同年6月25日至26日,省志办邀请省内10余位有关专家
对政协志稿进行认真评议。专家们就政协志稿的篇章设置、语体风格、史实记述及与有关志
书内容的协调及衔接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和建议。嗣后,省政协史志办综合专家们
的意见和建议,组织力量对全书再次进行披阅增删,于1993年11月下旬完成修订任务。
本志书所使用的史料,绝大多数录自黑龙江省档案馆和省政协档案科存档的有关文件、
报告、领导讲话、工作总结、原始记录等,也有少部分采自历史当事人提供的第一手材料。
但是,由于“文化大革命”对档案工作的破坏和某些工作上的原因,不少有价值的资料佚失
;现有材料对某些史事的记载或有遗漏,或语焉不详;因此,本志书对某项历史事件也只能
记其概要了。
由于省政协机关各部门机构成立的时间有先后,工作量大小有差异,反映在志书中,则
表现为各章节文字量的长短不一。为形式服从内容计,只好顺其自然。
在《政协志》编修的过程中,得到了政协黑龙江省委员会领导同志的关怀与指导,得到
一些老委员、“老政协”的热情帮助,也得到了省政协机关有关处室及本省各市、县政协的
大力支持。全部志稿都是在省政协副主席孟传生的直接领导下编写的;省政协主席王钊、副
主席张厘以及已离休的省政协老领导张瑞麟、包琮、杨子荣、王维之等分别审阅了初稿,提
出了一些指导性意见;杨子荣、王维之、朱元成、陆肇曾等还提供了一些珍贵的史料;黑龙
江省档案馆、图书馆为查阅档案及图书资料提供了方便。
编修社会主义新志书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新的课题,由于执笔者认识能力和学识水平的
限制,书中疏漏甚至错误之处在所难免,敬祈专家及广大读者不吝指教。
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