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燃旺经济新亮点

燃旺经济新亮点



  近几年,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异军突起,逐渐成为各地经济增长的新亮点。1999年,我市为进一步加快乡企及民营企业发展步伐, 市委、 市政府把培植乡企和民营大户工程作为全市“十大实效工程”之一,举全市之力推动其发展。截至1999年12月末,全市实现经营额超亿元的民营大户4户,超千万元的31户,超百万元的309户,超额完成全年任务指标。希波集团、龙拱玉米淀粉糖厂、桦南油脂饲料厂等企业已成为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排头兵,利华食品集团、桦南腾达保健品公司已成为绿色食品工程骨干企业。
  1999年,我市把工作重点放在办实事、求实效上。从制约民营大户发展的社会环境、法制环境和资金 3个关键问题入手,推出了领导联系、金融扶持、司法扶持民营大户三项举措,经过一年的运作,改变了过去“单纯指导难见效,仅靠协调难见果”的现象,使推进措施系统配套,更加具体化,更具可操作性。
  近年来,我市个体私营经济有较快发展,但社会环境仍不宽松,政策落实受阻,遇到重大问题难以解决,“三乱”现象时有发生。为了能及时了解企业情况,增强政府与企业之间的联系,及时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的难题,我市出台了《市领导联系民营大户实施方案》,34名市领导每人联系一个年经营额超千万元的民营企业大户。市领导通过联系大户、深入企业了解情况,共谋发展大计,为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难点问题,在企业引资、融资、技术改造、扩大生产规模、开拓市场、维护企业合法权益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收到了明显效果。市委书记孙启文经常深入希波集团,了解企业发展、经营情况,帮助谋划发展思路。针对肉联厂第二轮承包问题,与肉联厂及农垦总局领导协调,落实了希波集团生产场地问题,保证了该厂生产经营活动有序进行,并帮助企业解决了司法纠纷等方面的问题,维护了企业合法权益。
  为了解决私营企业贷款难问题,经过与四大商业银行反复沟通,我市出台了《金融机构包扶民营大户方案》,成立了以副市长曲汝柏为组长,各商业银行主管副行长等为副组长的金融机构包扶民营大户领导小组,明确了包扶机制和奖惩制度。其中农业银行包扶 7户,工商银行包扶5户,建设银行包扶5户,中国银行包扶 4户。在实施过程中,中国银行又扩大了两户包扶对象,工商银行扩大了 1户包扶对象,使包扶对象增至24户。四大商业银行全年为10个乡企和民营大户新增贷 款4 600万元,有力地支持了乡企和民营大户的发展。通过银行包扶大户,乡企和民营大户基本上改变了过去求贷无门的状况,银行在关键时刻给企业以大力支持,在企业发展的同时扩大了对企业资金的吸存量,带来了经济效益,银企双方均感到非常满意,建立了新型银企关系,形成了良性循环,使企业的发展有了坚实的基础。
  鉴于我市许多民营企业法律意识淡薄,不善于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上当受骗问题时有发生,迫切需要法律援助的现状,同时也为了更好地发挥司法部门在私营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我市制定了《佳木斯市律师与民营大户包扶对接方案》,12户经营超千万元民营企业与振兴等9个律师事务所的 12名知名度较高的律师结成了包扶对子。律师通过优先办案、优质服务、优惠收费的“三优”服务方式,为企业提供维护权益、处理纠纷案件、依法治厂、法律咨询、参与经济活动等全方位法律服务,有关律师多次为企业解决法律纠纷问题,并积极参与企业项目谈判、合同签订等活动,使企业避免了因缺乏法律意识而遭受经济损失,有效地维护了企业合法权益。全年共有5名律师帮助长安出租公司处理法律纠纷 3次,签订各种合同5次。其中审核并解除利华食品集团减少经济损失80多万元。在此基础上,培植乡企和民营大户工程指挥部办公室又与市委政法委共同协商,促成市检察院、法院、公安局、司法局等与企业建立了政法系统与民营大户联系制度,为30户民营企业提供全方位法律服务,检察院、法院将一批知名度较高、守法经营的企业经理聘为廉政执法监督员,进一步密切了法企关系,为净化执法环境打下了良好基础。
  此外,1999年,我市其他部门也为乡企和民营企业发展创造了良好氛围。
                                     (贺东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