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市概况
市、县(市)区概况
佳木斯市概况
佳木斯市概况
地 理
位置与面积 佳木斯市位于祖国东北部,在北纬45°56′至北纬48°27′,东经129°30′至东经135°5′之间,地处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汇流的三角地带。北隔黑龙江、东隔乌苏里江与俄罗斯为邻;四周有双鸭山市、哈尔滨市、伊春市、牡丹江市、七台河市、鸡西市、鹤岗市,是三江平原腹地。全市东西长340公里,南北宽190公里,土地总面积32 704平方公里,约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7.2%。其中市区面积1 875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 51平方公里。是黑龙江省东北部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
资 源
土地资源 佳木斯市土地资源丰富,耕地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37.7%,人均耕地面积7.8亩,列全国之首。草原广阔,是黑龙江省第二大天然草场,也是全国著名天然湿草场集中分布区,在全市总面积中荒草地面积占16.5%,牧草地面积占 1.6%。此外,在全市总面积中,水域面积占10.5%,未利用土地面积占27.9%。
水资源 佳木斯市有松花江、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三个水系,境内河流纵横共有 118条河流。河谷、漫滩之上沉积着很厚的砂、砂砾石,地下水量丰富,仅市区北部单井涌水量为10~25公升/秒,最大可达200~500公升/秒。渗透系数每昼夜可达60~80米。水质良好,为低矿化淡水。市区年平均降水量为510.7毫米。每年大气自然降水的补给约为5 148万吨。另外基岩裂隙潜水每年平均可补给水量约为4 873万吨,地表松花江水每年平均补给量约9 360万吨。
气候资源 佳木斯市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长夏短。夏季虽然炎热,但比较凉爽,是一个避暑的好地方。全年日照为2 511小时,有效积温平均值为2 521℃,年无霜期为 140天。
动物资源 佳木斯市现有鸟类资源 16目、46科、194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鸟类属于Ⅰ级的有丹顶鹤、白鹤等;属于Ⅱ级的有天鹅等。兽类资源有 6目、22科及亚科50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兽类属于Ⅰ级的有东北虎、梅花鹿等,属于Ⅱ级的有貂、熊、猞猁、金钱豹、原麝、马鹿等12种,属于Ⅲ级的有雪兔、紫貂、白鼬、玉带、大鸨等。鱼类88种,其中鲑鱼、鲟鱼,其鱼籽饮誉欧美市场。
植物资源 佳木斯市植物资源比较丰富。据多年调查,现有药用植物 253种,果品植物19种,饲料植物54种,山野菜82种,野生纤维植物 54种,总蓄积量为2 000万吨左右;油料植物58种,蜜源植物67种,淀粉和糖类植物57种,灭虫植物35种,芳香植物51种,树脂树胶类植物9种,松科植物6种,橡胶类植物 6种,绿化植物86种,其他色素类、有机酸类、素类、维生素类植物11种。
矿产资源佳木斯市经多年勘探发现有用元素及矿物有:铁、锰、钛、铜、铝、锌、镍、钴、金、汞、硫铁矿、磷铁矿、蛇蚊矿、粘土、硅石、云母、高岭土、长石、大理石、沸石、膨润土、泥炭、石墨、煤和油页岩和石油天然气等50余种。最近勘探表明,位于佳木斯市松花江北岸汤原吉祥乡发现一大型气田,储藏量 100亿立方米,按全市人民生活、工业生产、商品活动等日用气量20万立方米计算,可以用100年左右,开发前景比较乐观。
人口与民族
人口 佳木斯市1999年初统计人口数为2 364 953人,其中市区人口 81万人。在总人口中,非农业人口103万人,占全市人口的43.6%。城镇人口135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 82万人,占城镇人口的60.7%。乡村人口101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1万人,占乡村人口的 20.8%。上年人口出生率为8.91‰,人口死亡率为4.97‰,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9‰,人口总迁移率为6.12%,迁入人口7.6万人,迁入率为3.22%;迁出人口6.8万人,迁出率为 2.88%;人口净迁移率0.34%。在总人口中,男性人口120万人,女性人口116万人,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下同)103.4:100;在出生人口中,男性婴儿10 788人,女性婴儿 10 289人,出生性别比为104.8:100。在死亡人口中,男性6 909人,女性4 835人,死亡人口性别比为104.9:100。全市户均人口为3.5人,市区户均人口3.2人。
民族 在佳木斯市长期居住的(除汉族外)少数民族有32个,即满族、朝鲜族、回族、蒙古族、赫哲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壮族、布依族、彝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黎族、畲族、高山族、水族、纳西族、土族、达斡尔族、仫老族、羌族、撒拉族、锡伯族、普米族、俄罗斯族、京族、鄂伦春族、珞巴族、布朗族等。少数民族人口中,满族占3.5%,朝鲜族占1.8%,回族占0.35%,赫哲族、蒙古族各占0.1%,以上5个少数民族人口较多外,其他的少数民族人口比较少,多则几百人,少则几人。
行政区划
佳木斯市行政区划一览表
全市合计:5个市辖区、2个县级市、4个县、37个镇、61个乡(4个民族乡)
东风区 建国街道办事处 佳东街道办事处 佳南街道办事处 晓云街道办事处 造纸街道办事处
前进区 永安街道办事处南岗街道办事处 站前街道办事处 奋斗街道办事处 亮子河街道办事处
向阳区 保卫街道办事处 西林街道办事处 桥南街道办事处 西南岗街道办事处
永红区 建设街道办事处 佳西街道办事处 长安街道办事处 友谊街道办事处
郊 区 长发镇 莲江口镇 望江镇 大来镇 敖其镇 松江乡 长青乡 西格木乡 高峰乡 四丰乡 建国乡 平安乡 松木河乡
富锦市 富锦镇 西安镇 宏胜镇 头林镇 二龙山镇 向阳川镇 锦山镇 兴隆镇 砚山镇 长安镇 二道岗乡 上街基乡 隆川乡 大榆树乡 富民乡 择林乡 永福乡 新建乡
同江市 同江镇 乐业镇 三村镇 临江镇 八岔赫哲族乡 金川乡 银川乡 前卫乡向阳乡 秀山乡 青河乡 街津口赫哲族乡
桦南县 桦南镇 土龙山镇孟家岗镇 驼腰子镇 石头河子镇闫家镇 民丰乡 梨树乡庆发乡 五道岗乡 三合乡 金沙乡 明义乡 八虎力乡 柳毛河乡 幸福乡 大八浪乡 二道沟乡 公心集乡
桦川县 悦来镇 横头山镇 新城镇 苏家店镇 永胜乡 东河乡 犁丰乡 中伏乡 悦兴乡 创业乡 四马架乡 星火朝鲜族乡
汤原县 汤原镇 鹤立镇 香兰镇 竹帘镇 正阳乡 胜利乡 黑金河乡 太平川乡 吉祥乡 振兴乡 永发乡 裕德乡 汤旺朝鲜族乡
抚远县 抚远镇 浓桥镇 寒葱沟镇 抓吉镇 别拉洪乡 海青乡 通江乡 浓江乡 鸭南乡
经济和社会发展
国民经济 1999年,全市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全市国内生产总值预计实现 66.8亿元(1990年不变价,下同),比上年增长 8.1%。其中,第一产业实现19.4亿元,第二产业实现19.8亿元,第三产业实现27.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 5%、4.6%和13.2%。农业和农村经济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势头。全市粮豆薯总产实现 27.58亿公斤,创历史最高水平。农村各业全面发展,畜牧业、渔业、林业分别实现增加值2.2亿元、0.9亿元、0.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0%、34.1%和13.6%。工业经济稳步回升。全市工业总产值完成37.65亿元(全部国有工业企业及年销售收入 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下同),比上年增长1.9%,其中地方工业增长8.3%,工业增加值完成8.3亿元,比上年增长10.8%,其中地方工业增长15%;实现利润-2.54亿元,比上年减亏10%,其中地方工业减亏19.6%;亏损企业亏损额为3.66亿元,比上年减亏 12.1%,其中地方亏损企业减亏15%。对外贸易不断扩大,招商引资步伐加快。全市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1.2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3.6%,其中出口完成8 51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43.8%;进口完成3 990万美元,比上年下降21.5%。招商引资取得重大突破,全市引进资金30.5亿元,其中实际利用外资 1 520万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1%和26.7%;共签订各类经济技术合作项目117项,到位资金3.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2倍和1.7倍。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民营企业经营额超亿元的3户,超千万元的31户,超百万元的 309户。各类市场发育较快,渠道畅通有序的城乡市场体系不断完善。以交通、邮电、信息业、旅游业和服务体系为重点的第三产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财政实现了收支平衡。全市一般预算收入完成4.75 亿元,支出完成13.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7.1%和19.4%。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2号文件精神,通过向上积极争取,全市共获得用于三条保障线、涨工资等国家和省资金支持近 2亿元,这些政策的落实,提高了居民的生活水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4 002元,比上年增长4.3%;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 475元;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58.1亿元,比上年增长6.5%;社会商品零售物价指数呈负增长。
各项改革 1999年,全市改革工作不断深化。企业改革取得实效,全市611户国有和集体企业中,实行挂靠联合、租赁、承包、破产、兼并、出售、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的企业达544户,改革面达到90%以上。其中,累计出售中小企业 49户,盘活资产4亿多元;破产企业63户,卸掉债务8亿元;挂靠联合25户,重组资产15.5亿元;兼并企业9户,减亏增盈2 300万元;组建各类企业集团40多户,总资本达到42亿元。工农玻璃厂被列为国家债转股企业,龙江大豆、亚麻公司、工农玻璃厂等6户列入省脱困计划企业。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和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及住房制度等社会保障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
社会事业 1999年,全市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科教兴市战略进一步实施,全年落实科技计划52项,引进域外资金897万元。依靠科技进步,工业新增产值1.68亿元,利税2 150万元;农业新增粮豆产量 1.4亿公斤。市本级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 90%。在全市大中企业推广应用了CI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AD (计算机辅助设计)等技术,并被列为全省三个示范区之一。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同江、抚远通过了省“两基”验收,使全市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达到100%,富锦市、向阳区被评为全国“两基”巩固提高工作先进县(市)区。以佳木斯一中示范性高中建设为标志,基础教育、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素质教育逐步铺开,职业教育已形成市、县、乡三级职业教育网络,加强“三教”统筹和农科教结合,使农村教育迅速发展。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广场文化、企业文化、农村文化、街道文化、校园文化上升到新的高度。全面贯彻落实《体育法》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群众性体育活动蓬勃开展,竞技体育水平有所提高。卫生事业继续发展,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医疗环境进一步改善,农村灾后防疫防病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灾后无大疫发生;佳木斯市获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荣誉称号,市卫生局获全国爱心献功臣行动先进单位称号。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了 6.3‰以内。城乡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完成了以长安路、中山街等10条主要道路和21条背街巷道的改造建设任务;维修改造道路总面积53.66万平方米、排水管线4 648延长米,铺设彩色人行道板48 079平方米;完成了七水厂收尾工程,完善了站前公园和红旗广场等一大批市政设施;新增集中供热面积20万平方米,增加煤气用户 2 000户;园林绿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全面完成了环境保护工作的各项目标。东郊机场改扩建工程已经竣工,并开始通航;鹤大公路佳七段建设已提前启动,市容市貌发生较大变化,城市功能和品位有了提高。村镇建设和灾后复建工作取得了突出的成效。
精神文明建设 1999年,佳木斯市创建文明城市活动取得积极进展,以提高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为目标,以市民教育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为重点,扎实推进了以“讲文明、树新风、爱家乡、创四城”活动为主要载体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取得了丰硕成果。双拥工作再创佳绩,夺得全国双拥模范城“四连冠”;抚远县荣获了全国双拥模范县称号。妥善地解决了“法轮功”问题;有效实施了三条保障线,认真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进一步开展严打和专项斗争,社会治安明显好转;继续加强信访工作;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和安全防火工作,保持了社会的稳定局面。民主法制建设和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的建议、意见、批评和政协委员提案;加强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爱国人士的联系;加强群众自治组织建设,健全民主管理制度,不断提高了政府科学化、民主化决策水平。行政执法工作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监督制约机制不断完善,对 “三乱”问题进行了综合治理, 经济发展环境有很大改善。认真开展“三讲”教育,党风廉政建设得到了加强。
城市荣誉
佳木斯市从1990年起连续三次被国家民政部、解放军总政治部授予“全国双拥模范城”。
佳木斯市曾连续三次被国家爱卫会授予“全国卫生城”。
佳木斯市被国家体委授予第二届亚洲冬运会做出突出贡献先进市的荣誉称号。
佳木斯市连续六年被评为省卫生甲级市。
佳木斯连续六年被评为省城市绿化甲级市。
佳木斯市连续四年被评为省城市建设先进市
佳木斯市作者创作的话剧《托起明天的太阳》荣获中宣部第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和“96国家文华奖”,还创作了16集电视连续剧《冰雪人生》、京剧《魂断五国城》等影响较大的艺术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