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富锦市概况

富锦市概况

富锦市概况



  位置、面积与人口 富锦市南起北纬46°45′的七星河与宝清县接壤;北至北纬47°37′的松花江,与缓滨县隔江相望。东起东经 133°26′的长尾巴林,与饶河县、同江市为邻,西至东经131°25′的福山大坝、大肚泡子,与桦川、集贤毗连:全境东西180公里,南北92公里,总面积8 227平方公里。在境内总面积中,市属面积4 872平方公里,占 59.2%;农垦建三江局所属的3个国有农场和农垦红兴隆分局的部分生产队面积 3 355平方公里,占40.8%。全市总人口1 421 819人。
  国民经济 1999年,富锦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1.2亿元,比上年增长10.7%;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实现6亿元、2亿元和3.2亿元;粮食总产 18亿斤;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40 022万元,利税实现1 790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78 934 万元,比上年下降2.3%;商品零售价格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分别回落3.8和4.9个百分点;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10 134万元,比上年下降14.4%;地方财政收入完成6 040万元,比上年增长2.5%,实现了收支平衡;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2 611元,比上年下降14.2%;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 3 911元,比上年增长5.5%。全市顺价销售粮食15 553吨,收购农民粮食31.2万吨,全市乡镇和农民自行销售及转化粮食155 669吨。招商引资实行优惠政策78条,签订经济技术合作合同(协议)136份,资金6.2亿元,到位资金4.5亿元。口岸过货24 100吨,比上年同期增长88%;过境333人,比上年同期增长51.4%。进出口贸易额实现313.5万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42.5%。个体业户已发展到8 820户。私营企业达38户,个体私营经济实现工业总产值9 420万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4 655万元。
  1999年,富锦市大力推进企业挂靠引联工作,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如组建了温春九龙制药有限公司。成立了黑龙江凯马富拖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等。全市85家集体企业,有26家实行了拍卖、18家实行了股份经营、24家实行了租赁、15家实行了抵贷返租、2家正待价出售、有 73家非国有企业实行转制经营,经委所属的 6户企业实行产权制度改革。流通企业在改革中求生存,效益大幅度提高,其中商流企业提高40%以上,粮食流通企业实现减亏30%。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水稻生产,大上经济作物,实现了“三增一稳一减”,即水稻、玉米和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分别比上年增加10万亩、10万亩和30万亩,大豆面积减少到 139万亩。农业基地建设,形成优质小麦、绿色食品水稻、白瓜等生产基地32个,创建各具特色的专业村82个。重点发展的大鹅饲养量达41.8万只,商品量达30万只;山绵羊和生猪存栏分别达到 6.2万只和15.5万头。合同农业发展很快,签订农业生产经营合同6.77万份,有 9种农产品实现了产销直接见面。推广新技术,聘请专家和科技人员35名,重点推广农业新技术 10大项、30小项,建立示范园418个,新技术普及面积突破1 480万亩(次),形成了一主两副三条示范带。投资156万元,建成21栋、总面积1.05万平方米的日光节能温室。农田水利建设,圆满完成了松干整治工程、三江平原治理年度工程任务和红旗灌渠维护工程,新增改善除涝面积19.5万亩、堤防保护面积35万亩。骨干企业进行重点改造,完成了钢圈厂一号工程配套改造项目的收尾工程,投资 1 950万元完成热电厂改造,新增发电能力6000千瓦。市场载体建设,招商引资2 700 万元,建设了富锦商贸城、规范了马路市场和商业街建设,开发综合楼8.6万平方米,新增商服网点120多个。
  社会事业 城市建设的发展,突出了市政工程、园林绿化、房地产开发、市容管理和有形建筑市场的建立,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达到1 052万元;建设工程项目开工 29项,开工面积15.6万平方米,比去年增长125%,竣工面积10.1万平方米。教育“两基”成果成效明显,中小学普及程度达到国家验收标准。高考按总人口升学比例达到 2‰,超全省平均比例一倍,考入一类院校187人,升入大专以上总人数超过700人。文化事业先后举办了系列消夏晚会,结合“三下乡”,举办文艺专场和庆国庆50周年,庆“七一”专场。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全行业固定资产增加10%。一年来,体育运动在全国、全省、地区赛场上共获得奖牌32枚,其中金牌9枚、银牌16枚、铜牌 7枚。城乡有线电视入网率有新的提高。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进一步加强。
  十件大事 1999年,富锦市确定办十件大事:1.计划完成城市次干道硬化改造 2万平方米,实际完成44 082平方米,其中标准沥青硬化路面30 311平方米。2.计划开发经济适用住房面积3万平方米,全市建筑业实际开工面积15万平方米,竣工面积 10.1万平方米,其中开发经济适用住房面积 8.7万平方米。3.幸福灌区两侧道路铺装和绿化亮化工程,除三八桥至江堤道路铺装工程和亮化工程未完成外,其他工程全部完成。4.农村电网改造工作,按照省统一部署顺利推进。5.筹资1400万元,改造农村有线电视,农村多路微波入网率达到74%。6.计划投资200万元,实际投入300万元,完成了建筑面积1 800平方米的第一中学体艺馆。7.计划投资 110万元,实际投资130万元,完成了建筑面积为1 180平方米的档案馆建设。 8.完成了同三公路(二桥至集贤)富锦段征地和拆迁任务,并按计划实施了一期工程建设。9.引资2 700万元,开发建设东平商贸城22 468平方米,主营业厅已于当年营业。 10.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前期准备工作已经完成。
  十件实事 1999年,富锦市办了十件实事:1.幸福灌区工程又完成了五、六分干及田间配套工程,达到了通水灌溉状态。2.投资 380万元建成面积为 4 312平方米五中教学楼。3.投资100万元,完成了建筑面积为1200平方米的五小教学楼及附属设施建设任务。4.投资 80万元,启动了住房公积金制度。5.松干整治工程20公里东堤达标和 7.2公里城堤维修全部完成,累计投资达2400万元。6.完成三江平原治理六合堂疏通沟桥13座、强排站1座,开挖土石方 10万立方米;完成锦山涝区山西排干27.10公里,土方108.4万立方米;完成青龙莲花河工程排干38.4公里,土方148.94万立方米,累计完成投资2 819万元。7.抓住上争机遇,匹配资金135万元,建设中央大街西出口0.9公里水泥路面,加宽460米长的路面,并装上路灯,对站前大街 3公里白色路面加宽6米,综合改造站前广场。8.改造了具有园林风格的富锦烈士陵园。9.投资1 200万元,完成了热电厂一机一炉改造工程及部分热网建设与改造,年供热能力达到 80—100万平方米。10.投资50万元,维修了老干部活动中心。
  精神文明建设 1999年,富锦市通过深化干部制度改革,实行了任前公示制和交流轮岗制,乡镇党政班子平均年龄由46岁降低到41岁;创办56个乡镇干部产业化示范服务基地,采取延伸办事公开化程序,实行乡镇干部接待责任制。群众参与创建精神文明活动的积极性越来越高。在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检查和全省“十佳”城市竞赛活动中,富锦市再次夺得“龙江杯”,并捧得了建设部颁发的“明亮杯”,还被评为“全国民间艺术之乡”,向阳川镇被评为“全国文化先进乡镇”。全市“五好”村党支部达到230个,“六好”乡镇党委达到 13个。全市新增下岗职工再就业中心(站)101个,发放“两金”2 115万元,为近千名城镇居民发放了最低生活保障金。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共受理初核案件108件,初核转立案76件,结案 76件,处分违纪人员76人,挽回经济损失230余万元;取消33个不合理的收费项目,为企业和群众减轻负担209万元。全年共收到群众来信95件,接待群众来访5 146人次,其中接待集体来访 119批,计3 154人。果断处理“法轮功”邪教组织,做好“法轮功”练习者的思想转化工作,实现了无个人或集体进京去省或到佳木斯市上访,“法轮功”练习活动被全部取缔。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刑事发案率明显下降,共破获各类刑事案件395起,破获重特大案件147 起,综合破案率达81.1%,大案破案率达90.5%,抓获犯罪嫌疑人783名,保持全市政治安定和社会基本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