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汤原县概况

汤原县概况

汤原县概况



  位置、面积与人口 汤原县座落在汤旺河冲积平原,除与市区相邻部分外,傍濒松花江、汇集河流洼丹河、汤旺河、格节河、阿凌达河、梧桐河、嘟噜河。侧依小兴安岭,北与鹤岗市、萝北县接壤,西与伊春市毗邻,东、南与桦川县、依兰县隔江相望,总面积 3 641.6平方公里。总人口为266 607人。
  国民经济 1999年,汤原县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实现6.16亿元,比上年增长 10%。全县农业总产值实现3.35亿元,比上年增长17.96%;粮豆薯总产实现3亿公斤,比上年增长22%;农民人均收入实现2 200元。全县工业总产值实现3亿元,利税实现 2 130万元,全面完成了全年计划。全县引进资金1.53亿元,比上年增长2%。乡企入库税金实现750万元。全年实现财政收入3 565万元,实现了保工资、保平衡、保稳定。
  1999年,汤原县采取分块逐项租赁承包等办法,改组改制,启动企业,重点抓了新发砂石厂、江口水泥制品厂、解放砖厂等企业的启动工作,有效地缓解了困难企业职工及离退休人员的生活困难问题。积极引联挂靠,重组企业,先后引进宝泉岭客户,启动停产 6年的汤原酒精厂组建宝源酒精厂,年产食用酒精 1 000吨;引进佳木斯金天集团黄酒生产线,年产黄酒1000吨,引进哈尔滨宝来制衣有限公司与县皮毛厂联合,组建宏达制衣公司,形成年处理 3万张原皮的加工能力。通过引联挂靠,全年启动闲置资产1 200万元,引进资金412万元,实现新增利税40万元,安置下岗职工150人。
  社会事业 1999年,汤原县认真实施“科教兴县”战略,落实了 “2万亩水稻高产综合技术与示范”科技攻关项目和“糖化饲料生产新技术”科技推广项目,科技进步因素在工、农业生产中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加强了教师队伍整顿工作,对考试、考核未达标教师进行了清理和整顿;进一步巩固“两基成果”,治理了中小学“三乱”,教学秩序明显好转。文化体育活动突出了教育性、群众性和参与性,话剧《少年邓小平的故事》到江苏、安徽等省演出 150余场,收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群众性体育活动蓬勃发展,被国家评为体育达标先进县。加强了文化市场管理,查处违法经营场所20余家。加强了初级卫生保健和农村卫生所标准化建设,预防保健能力进一步提高。落实基本国策,加强了计划生育、土地管理、环境保护工作。全年计划生育率达 96.86%,人口自然增长率达 3.13‰;认真开展“三结合”帮扶工作,全县计生贫困户脱贫转化率达 80.9%。认真开展“三无”乡镇和“争创土地执法模范县”活动,被省政府授予土地执法模范县称号。实施县长环保目标责任制,全县的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投资 180万元,完成了胜利街一百至大米河桥及文化街中段水泥路面铺装、 哈萝路至高级中学路灯架设和站前广场二期建设工程; 延伸供水管线1 460延长米,新增用户69户,更新改造供水主支干线896延长米,解决了哈萝路北党校和新兴村300多户居民吃水难问题;完成了胜利街和加油站道口的绿化建设,在大米河上修建8座便民桥;新建、维修公厕23座,重新整修了西郊垃圾场,有效地控制了垃圾二次污染,镇容镇貌进一步改观。开发经济实用住房3栋1.3万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达 9.3平方米。干线公路与地方道路好路率分别超计划2.9%和 13.9%,综合值分别超计划0.3和4.7。电信新增电话村11个,农村电网改造变电器台区95个,改造高压线路 200公里,广播电视实现了村村通。认真实施灾后重建,实现一年受灾一年恢复。全面完成稗子河桥等10项水毁恢复及防护工程,完成了高级中学、第三小学教学楼建设及 7个乡镇12所学校重建与维修,完成了裕德、胜利两个乡卫生院的重建。认真开展了灾后防病防疫工作,受灾村屯清毒率和环境卫生综合治理率均达到100%,实现了全县大灾之后无大疫。投资57万元,建成新居100余户,坝外大部分灾民搬入新居。
  精神文明建设 1999年,汤原县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登上新台阶。通过深入实施“心系百姓办实事公仆形象工程”和“爱我汤原做好公民”活动,对领导干部进行以“三讲”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开展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和迎澳门回归为主题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和全民健身活动,展示了广大干部群众良好的精神风貌,关心汤原、爱我汤原、发展汤原的政风、民风更加浓厚,形成了干群一心、加快发展的强大凝聚力。依法治县。继续实行行政执法目标责任制,推进了政府工作的法制化进程。加强市场秩序整顿,共取缔非法生猪屠宰场和农资网点10余处,取缔不符合标准小酒厂10余家,查获收缴“三无”产品及伪劣产品30余种,查处不法商贩 200余人,维护了正常的经营秩序。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共争取提高三条社会保障线水平资金 1 087.2万元,名列全市第一。继续开展县直单位包村扶贫和副局级以上干部帮扶贫困户工作,全县贫困户由2 228户减少到1 270户。认真开展救灾救济工作,拨调粮食105万公斤,使缺粮灾民的口粮全部得到妥善解决;各单位帮扶出资 81.8万元,开展了“爱心献功臣”活动,解决了317 名老功臣住房难、生活难、医疗难问题。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全年刑事综合破案率、重大刑事案件破案率、特大刑事案件破案率分别为 83.1%、80.7%和80%。从保卫政权、维护政治安定的高度出发,加强隐蔽战线斗争,严密防范和打击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破坏活动,科学地教育和处理“法轮功”人员,没有发生政治事件和非法聚集事件,保持了社会的稳定。全县有省级文明单位标兵1个,省级文明村2个,省级文明单位 9个;市级文明村标兵2个,市级文明乡镇1个,市级文明村2 个,市级文明单位标兵12个,市级文明单位1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