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1999年,全市精神文明建设以市民教育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为重点,扎实开展了以“讲文明、树新风、爱家乡、创四城”活动。
(一)理论武装工作扎实推进。制定下发了《1999—2000年全市县(处)级以上干部在职自学规划》,并采取落实学习责任、开展学习活动、建立研究机构、强化指导实践、加强队伍建设等10项措施,积极推进理论武装工作。启动跨世纪农民教育工程,举办乡镇党委书记培训班、乡镇理论骨干培训班、十五届四中全会精神培训班300余期,培训理论骨干15 300人次。
(二)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丰富多彩。围绕纪念“五四运动”80周年、建国50周年和澳门回归祖国,开展一系列生动活泼的群众性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无偿献血,弘扬新风”活动中,有1 500多名青年志愿者无偿献血近 30万毫升。深入贯彻《黑龙江省文明单位建设条例》,有332个单位被命名为市级文明单位(标兵)。
(三)市民教育深入扎实。组织了首届文明市民评选活动,表彰奖励在见义勇为、拾金不昧、扶弱助残、救死扶伤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文明市民标兵10名、文明市民57名。组织文明市民标兵巡回报告团,作10场巡回报告,受到干部群众的热烈欢迎。开辟“文明榜”、“文明市民风采”专栏,刊发稿件120余篇。确定每年4月26日为“市民文明奉献日”,“奉献日”当天,共10余万人走上街头,开展净化美化环境、倡导文明新风、改善生态环境、义务奉献等形式多样的文明奉献活动,共清除垃圾2 300多吨,捡拾白色污染物55吨,做好事2万余件。编辑出版《文明市民读本》,向市民宣传现代文明生活常识。
(四)爱国主义教育深入扎实。北约野蛮轰炸我驻南使馆后,市委、市政府迅速作出《在全市开展向邵云环学习活动的决定》,向新华社发出了慰问电,对邵云环的牺牲表示沉痛悼念,市领导连夜赶到邵云环父母家中表示慰问。举办了《 壮我中华之志》大型文艺演出, 命名了“云环小学”和“云环班”,举办了“纪念邵云环事迹展览”。
(五)揭批“法轮功”邪教组织的斗争深入开展。召开各种类型的座谈会,取缔“法轮功”练功点,举办“法轮功”练习者学习班,收缴销毁“法轮功”宣传品,同“法轮功”练习者签定包保责任状,对“法轮功”练习者进行了大量的教育转化工作。同时,开展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无神论教育,把揭批“法轮功”斗争引向深入。
(六)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切实加强。认真贯彻《黑龙江省文明村镇建设管理办法》,深入开展创建文明村镇、“十星级文明户”和“讲精神文明,比科技致富,建设社会主义文明村”活动,改善农村社会风气,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共评出“八星级”以上文明户 6.5万户,“十星级文明户”近3万户,涌现出省级文明村标兵1个,省级文明村 8个,市级文明村(标兵)122个,有3个县(市)区被省委授予省级文明村镇建设先进县(市)标兵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