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社工作
报社工作
1999年,《佳木斯日报》社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工作,发挥市委机关报的舆论先导作用,为实现“再造一个佳木斯”提供了强有力的舆论保证。
(一)提高宣传报道质量。着力抓好市委九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的宣传、贯彻和落实,以“十大实效工程”为主线,突出抓好各战线、各部门谋划思路,促进发展的宣传报道,先后开辟了“县区委书记访谈”、“扎扎实实落实全会精神”、“解放思想纵横谈”等栏目、专栏,刊发记者访谈、工作经验等50余篇,在三江国际旅游节的宣传报道上,在一版增设了“节会快讯”、“节会专访”等栏目,刊发有关节会的新闻稿件、图片 180余篇(幅);开辟了“哈洽会快讯”等专栏,及时准确地反馈了大量的经贸活动信息。工业改革和农业生产的报道,重点抓了“十大实效工程”、98专项推进的报道。相继推出了“抓管理、促扭亏”、“十大工程实效录”等系列报道和组合报道,开辟了“为治理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做贡献”、“千方百计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落实全会精神推进国企改革”等专栏,客观反映经济运行情况和企业改革的成功经验。针对农业生产特点,重点抓了完善农村延长土地承包期、稳定农村、稳定农民、搞好绿色食品基地建设、 兴修农田水利设施的报道等;推出了 “把准市场脉,种好兔年田”、“99春耕潮”、“早春访农家”等系列报道和专栏。“再就业工程”的报道工作,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着重报道“再就业工程”工作好、力度大、措施得力的单位和业绩突出的职工。积极客观地报道突发性和特殊性事件。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野蛮袭击我驻南使馆,佳籍新华社记者邵云环同志光荣殉职,配合国家新闻媒体,及时地转发每天的新闻和消息,组织记者及时报道了省、市领导和社会方方面面悼念邵云环烈士、慰问邵云环烈士家属的消息及佳木斯社会各界举行抗议活动的消息,并由本报记者独家采写通讯在各新闻媒体报道。揭批法轮功期间,在及时地转载了中央和省有关文章的同时,开辟了“坚持唯物论,揭批‘法轮功”讲座专栏,刊发了40余篇法轮功坑害人民群众的专题报道。同时,全面及时地进行了“三讲”教育、两个文明建设、纪念“五四”运动80周年、“双拥”、爱国卫生、国庆五十周年、澳门回归等重大活动新闻、专题和典型报道。
(二)强化报业管理,不断提高报纸质量。坚持全面目标管理,相继制定人事制度、分配制度、稿件版面评定规定等项改革措施。《佳木斯日报》、《三江晚报》在全省报纸重新核验登记工作中通过审查考核。办好拳头栏目,多出精品文章。集新闻、评论和热点报道为一体,不断地强化精品意识,让精品唱主角。在省级以上新闻媒体刊发稿件200篇,其中国家级8篇,并有98篇作品分别在国家、省和市级专业评比中获奖。增加时事报道信息含量,使报纸更加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加大时事报道的信息含量,力求把国际、国内刚发生的重大事件和新华社等国家重要媒体的电稿、新闻尽快地同广大读者见面,让读者一报在手尽知天下事。加强通联队伍建设,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工作。建立起有 210名特约记者和特约通讯员组成的基层通讯队伍,编发了12期《内部参考》和11期“通联之友”,办了4 期基层通讯员培训班,评选出了98年度优秀特约记者和通讯员。共接到群众来信200余封,接待来访者120人次,认真登记,深入调查,及时反馈,并在日报的“读者之声”栏目如实反映群众的正确呼声。
(三)经济创收工作稳步发展。报纸发行工作在经济环境趋紧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困扰下,日报、晚报发行量基本达到预期目标;广告创收工作在市场竞争中稳步发展,完成了年初签订的半年创收指标;招商引资工作初见成效,截止12月20日,引进外埠广告资金 110万元,超额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的工作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