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大学
佳木斯大学
1999年,佳木斯大学团结拼搏、开拓进取、圆满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各项事业登上了新台阶。
(一)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加强。举办了 3期邓小平教育理论培训班和知识竞赛,参加人数近 1 000人,成立了大学生邓小平理论研究会和宣讲团。基层党组织,开展“四学两带”、“争先创优”活动,加强了校、院两级班子建设和党员发展工作,培训入党积极分子和优秀团员、团干部3 718人,发展党员743人。校党委被省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光荣称号。调整配备处级干部203名、科级干部305名。不断改善老干部活动场所的条件。党风廉政建设开展教育警示活动,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处理违纪案件4起,有5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受理群众来信来访24起。完成经济责任离任审计3项,基本建设及大修工程项目审计121项,定期财务收支审计4项;累计审计金额达1.79亿元,挽回经济损失 97万元。群团工作有声有色。武装工作,完成了99级 4 000余名新生的军政训练工作。加强安全保卫工作,确保了大学安全和校园稳定。宣传工作,在市级新闻媒体报道170余次,省级34次,国家级17次,扩大了知名度和影响。
(二)教学科研工作有新起色。成功地实现了学科群和院系调整,已有 8个省级重点专业,10个校级重点专业,13个硕士学位授予点,11个专业实现了专升本。出台了省校级重点学科建设管理办法,对学科群和院系进行了调整,撤销了原有的 4个副厅级学院,重新组建了16个学院。专业设置覆盖了全国11大学科门类中的 9个。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得到深入,实施了名优课程建设工程计划,1999年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获一等奖 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实习基地进一步扩大和巩固,实习质量不断提高。加大师资和教材建设力度,举办青年教师岗前培训班等 5次。组织了教学“双十佳”的评选工作,评审了学校优秀教学成果奖,获省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8项,支持青年教师攻读硕士研究生。基本实现了教学微机化管理。出台了《关于严抓考风考纪,加强期末考试工作的意见》,对推动考风好转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科研工作迈出了新步伐。申报各级各类科研基金项目29项,设立校管课题22项,新征集校管课题33项。各级各类科技成果获奖41项。重新确定研究室(所)28个。举办了12次学术报告会。联合筹办佳木斯大学科技园。高教研究所立项课题69项,其中有23项被评为省级“九五”课题。加强实验室建设,重新组建33个实验室,组建 6个学院的资料室。成立了督学督导委员会和督导室,推进教学工作。进一步加强公共课教学、图书馆、学报工作。
(三)学生管理工作不断加强。成立了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建立了学生信息网络。举办了首届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和合唱节。荣获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先进单位”等称号。舍务工作得到改善,新增加宿舍面积10 000平方米;舍务管理工作取得了省属高校排名第三的好成绩。招生突破4 000人。在校生达到11 000人,创历史最高水平。举办了 99届毕业生供需见面会,到省外用人单位学习、考察,积极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
(四)总务后勤工作成绩突出。伙食工作有新提高。为学生食堂更新设备,增添新设施,改善就餐环境。再次被评为全省高校一类食堂。物资采购工作,共节支80多万元。净化、美化校园,植树栽花,平整校园场地,拆除了 1 100多平方米的违章建筑。加强了水电暖管理、改造、维修工作,完成大修项目30余项;新建、扩建、改建工程总面积58 000平方米,保证了教学科研工作的正常进行。
校办产业和劳服工作取得了新成绩。校办产业工业总产值达1 540万元,销售收入1 220万元,利税111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