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实行“三个结合” 加强财源建设

实行“三个结合” 加强财源建设

实行“三个结合” 加强财源建设



              实行“三个结合” 加强财源建设
                 市政府副市长 孙 喆
  佳木斯市财政要改变困难状况,增强财政实力,必须从市情的实际出发,突出特点,发挥优势,实行“三个结合”,把财源建设工作抓好抓实。
  ——实施财源建设工程与经济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相结合。
  佳木斯市地处三江平原,农业是经济的主导产业,但效益比较低,风险大,增收潜力小,对财政的贡献先天不足,死面收入比重偏大。同时,一些工业企业也多是围绕农业和为农业服务的,传统产业比重大,新兴产业比重小,创税能力低。因此,在实施财源建设工程中,要把加强经济结构调整,在经济结构调整中加快发展,做为培植财源的有效手段。在农业上要向三个方面要财源。一要采取措施和政策导向,促进县乡利用资源优势,搞土地资本经营,充分利用土地增值的收益,向土地资本经营要财源。二要充分发挥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导向,大力支持发展质量效益型农业,发展创税农业、承包农业、特色农业、品牌农业,以利于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巩固死面收入,向农业综合开发要财源。三要大力促进农村结构调整,优化人力、土地、产品资源,发展畜牧业,特别是开发肉、蛋、皮毛等深加工,既增加活面收入,又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民消费水平提高,向结构调整要财源。在工业上要向三个方面要效益。一要结合国企脱困和整体扭亏,确保纳税大户生产稳步发展。通过实施各种财政税收政策,理顺财税关系,支持企业进行技术改造,促进产品升级,用先进适用技术和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支持企业改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促进企业向优势方向发展,做到向扭亏增盈要效益。二要研究制定出发挥风险投资公司作用的措施和办法,带动银行资金和社会资金支持企业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改造传统装备工业,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搞好中小企业技术、资金等对接,促进中小企业尽快达产达效,做到向企业技术进步要效益。三要加大企业推广普及CIMS工程和CAD工程。在目前企业主导产品技术革新突破难的状况下,应用CIMS和CAD工程是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增值的方便、快速捷径,是在目前激烈市场竞争中企业立于不败的关键,也是全市主导税源增值、税收入增加的根本,从而达到向加强企业管理要效益。在非国有经济上要向三个方面要效益。非国有经济已成为佳木斯市经济发展的重要部分,但非国有经济对财政贡献还很低,要给予政策,促进其发展,增加非国有经济对财政的贡献。一要加强对主导产品的上游产品基地建设和下游产品销售市场的培植,保证非国有经济健康、稳固发展,使其在短时间内对财政做出贡献。二要在非国有企业享受政策期间,通过两头税收弥补政策的损失。三要用足用好政策,继续保持房地产开发势头,保证相关产业的健康发展,促进对财政贡献稳步增加。
  ——实施财源建设工程与选好项目,抓好财源重点建设项目相结合。
  从佳木斯市目前的情况看,经济结构性矛盾相当突出,传统产业比重大,产业层次低,而且传统支柱产业已进入衰退期,新兴支柱产业尚未形成,高新技术产业薄弱,严重阻碍着全市经济的发展。如何培植新的支柱产业,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综合经济实力,要从实际出发,认真研究市情,研究市场,研究全市的优势和特色,在此基础上选准项目,加大项目开发力度,发展有市场前景的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形成新的财政经济增长点。一是选准主攻方向上项目。实施财源建设工程要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地缘和资源优势,通过项目支持,有针对性地引导各地用足、用尽、用活本地资源和地缘优势。如同江、抚远要打好对俄罗斯远东城市的边境贸易牌,围绕边境贸易上项目,加快边境贸易经济发展和扩大边境贸易旅游。郊区要打好近城特色牌,围绕为城市服务,增强为城市的服务功能选项目、上项目。桦川、郊区、同江打好少数民族特色牌,围绕少数民族特色选项目、上项目,特别是选好旅游项目,开发旅游资源,形成具有独特风格的旅游项目。桦南、汤原打好半山区牌,围绕山区、半山区的特点,选好适合当地特点的山果、山野菜、林木、矿产开发等项目。汤原、抚远、同江打好水系丰富牌,围绕着水利资源丰富这一特点,发展水产品养殖、水上旅游等项目,使项目实施显示出地域特点,显示出强大生命力。二是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新机制,加快项目开发进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源建设,不能拘泥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传统方法、传统观念,要用市场经济的新观点、新方法加强财源建设。要拓宽财源建设的思路,在项目开发上,要抓住重点,集中力量,统一规划指挥,高层协调。在扶持方式上,除了投放部分必要的有偿资金以外,主要应当采取招商引资,按照以“小钱引大钱”的思路,通过财政贴息等方式矛以支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吸引社会资金用于财源建设。在资金的使用上,要统一安排,集中使用,支持重点财源建设项目,使之尽快达产达效,使全市财政困难状况得到明显改善,财政实力得到明显增强。三是要与省的县级财源建设工作相衔接,落实项目建设资金。为了加强全省县级财源建设,省里制定并出台了县级财源建设发展规划,对各县(市)已列入省县级财源建设发展规划的项目,我们要实行市、县两级财政联动,与省财源建设搞好衔接。
  ——实施财源建设工程与抓好财政收入和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相结合。
  财源建设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经济和社会领域的各个方面,需要全社会各部门的广泛参与,把财政收入征收指标和财源建设重点项目推进任务分解、落实到各有关责任部门。政府成立打税办,协助税务部门一方面抓税源大户,确保主体税源及时足额入库;另一方面抓零散税源征收,挖掘征收潜力,堵塞漏洞,集中打好专项市场税收战役,及时解决收入征管中出现的问题,完成或超额完成收入。建立由税务、工商、银行、财政等部门组成的横向信息网络系统,信息共享,做到应收尽收,合力推进财税工作,并为改善经济发展环境,简化办事程序奠定基础。加强预算外收入管理,制定出台相应管理办法,将预算外资金收入和工作政绩考核结合起来。在今年收入项目减少的情况下,要加大预算外收入工作力度,以缓解预算内资金困难。加强罚没收入管理,保证罚没收入对财力的贡献。加强审计监察力度。严肃查处处理各种违纪违规行为,树立为政府财政贡献光荣的良好风气。制定措施,保证资金落实方案,结合今年机构改革,优化国有资产,将多余的土地房屋变成财政收入的增长点。
  财源建设要坚持“两手抓”,即一手抓开源,一手抓节流。在节流方面要重点调整支出结构:一是认真贯彻“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方针,在预算中首先要足额安排好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工资,全力保证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同时设立工资专户,预算安排的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性经费,要全部纳入财政在国库开设的工资专户,用于工资统一发放,不能挪用。二是在机构改革中,要精简机构,裁减人员,切实减轻财政负担。三是加强财政资金导向,科技资金和技改资金的投入,要以财源建设为导向。四是加强市极财政对各区财政服务和监控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