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关于加快建设绿色食品大省强省的几点建议

关于加快建设绿色食品大省强省的几点建议

关于加快建设绿色食品大省强省的几点建议



                 市政协副主席 王文义
  《黑龙江省“十五”计划和到2015年长期规划基本思路》(简称“计划和基本思路”)提出了我省“十五”期间主要任务之一是“加快建设绿色食品大省强省”。针对建设绿色食品大省强省这一奋斗目标,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一、建设绿色食品大省强省的发展定位正确可行
  (一)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优势。我省幅员辽阔、自然资源丰富、耕地集中连片、土壤肥沃。有大草原、大水面、大森林,适于发展农牧渔各业。由于具备了开发晚、污染轻、环境好等特点,在全国树立了绿色食品发展的良好形象和地位。
  (二)具有实践经验和远大前途。从1990年农业部推出绿色食品工程,我省率先开发绿色食品成为全国绿色食品生产发展最快的省份,到1998年绿色食品创产值 17.15亿元,利税1.16亿元,已建成国家级绿色食品加工基地4个,绿色食品加工企业93家,绿标 9大类128个,已有40个县(市)42个农场生产绿色食品,并且初步建成了绿色食品管理体系和服务体系。实践证明,开发绿色食品是实现质量效益型农业的最佳切入点,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
  (三)具有全党全民的共同意志。绿色食品开发在全省铺开以后,省委省政府集中全党全民的智慧,采取了统一规划,统一行动、统一领导的方式,将普遍共识上升为全省意志。去年制定了《黑龙江省绿色食品2000—2010年发展规划》,今年又制定了《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在政府宏观调控下,将经济手段与法律手段、行政手段配合使用,提高了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综合能力,提升了绿色经济在我省国民经济中的位置,初步构建了绿色食品大省强省的经济框架。基于上述三点,确定建设绿色食品大省强省的发展定位是正确可行的。
  二、建设绿色食品大省强省整体思路需要完善。
  (一)缺少绿色食品大省强省的总体规划。“计划和基本思路”缺少在可持续发展原则下,实现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相统一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因此,没能树立绿色食品大省强省的整体形象。
  (二)缺少大农业思想,绿色食品经济指标不全面。“计划和基本思路”中强调了绿色食品种植业的指标,没有把绿色食品养殖业作为“半壁江山”放在与种植业同等地位上确定指标。没有突出“以开发绿色食品为中心”,绿与非绿混为一谈,缺少绿色食品加工业指标;缺少绿色食品生产资料指标;缺少科技手段等内容。“计划和基本思路”在绿色经济总体方面思路不清,内容不完整,逻辑分类模糊。
  (三)缺少社会效益方面的协调配合。“计划和基本思路”没能对社会效益进行整体设计,可持续发展战略注重谋求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特别是要规范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行为。
  (四)缺少环境效益方面的总体设计。“计划和基本思路”没能对环境效益进行整体设计。没能达到经济、社会、环境三效的统一,没能把环境效益指标放在建设绿色食品大省强省上全盘考虑、统一规划。
  三、建设绿色食品大省强省的几点建议:
  (一)制定《建设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大省强省发展总体规划》。在制定规划时,要坚持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的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相统一的战略方针。突出绿色食品大省强省特色,全方位树立绿色食品大省强省地位和形象。
  (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增加制定社会和环保方面整体规划。在社会效益方面。一要注重推进城市化进程。围绕绿色食品大省强省的整体形象,逐步建成功能完善、布局合理、规模适度、结构协调的绿色城镇体系。以环境保护区为中心,建设新型的具有环保特色的小城镇。二要在工业、交通、通讯上坚持可持续发展,改善工业结构和布局,武装绿色食品加工业,开展清洁生产和生产绿色食品。三要构筑绿色大文化理念,提高民众的绿色意识、绿色观念,逐步建立绿色文化体系。四要加强对青少年环境保护教育,提高环保意识,加强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灌输和理论道德教育。五要加强绿色食品大省强省的宣传力度,营造绿色氛围,产生绿色轰动效应。总之,要在社会功能上不断提高公民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认识,营造建设绿色食品大省强省的发展环境。
  在环境效益方面。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生态农业工程。要建立市场机制与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的自然资源管理体系。要制定自然资源管理评价制度,确定防治环境污染、整治土地、营造防护林带、草原湿地保护的具体指标,做到经济,社会、环境的相互照应、协调统一。
  在经济效益方面。“计划和基本思路”要参照《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实施方案》,补充绿色食品养殖业、加工业指标;补充绿色食品生产资料指标;增加绿色科研项目研究、试验、推广、储备等方面指标等等。
  (三)实施科技创新战略,促进绿色食品大省强省科技进步。进入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把科技创新作为建设绿色食品大省强省的原动力。一要建立绿色科技研究单位,保证在硬件和软件设施上处于世界先进行列。二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科技人才体系,以保证科研项目在科技领域处于国际国内领先地位。三要应用高新科技,建设绿色产品高新技术产业,保证科技储备项目适应建设绿色食品大省强省发展的需要。
  (四)强化多元投资力度,确保绿色食品大省强省建设的需要。一要统筹安排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资金,照顾同步发展的速度,力争达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和统一。二要发挥多种经济体制的融资渠道,增加对绿色食品大省强省建设的投入。三要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引进外资,共同发展。
  (五)强化法律法规执行力度,保障绿色食品大省强省建设顺利进行。建设绿色食品大省强省,必须把立法和执法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一是认真贯彻执行与绿色产业发展、环境保护有关的法律法规。二是研究制定与可持续发展有关的新法规,重点对环境、资源、能源、产业等领域的法规进行审查,对不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条文进行修改。三是依据国家法律,制定我省环境与发展配套法规,以完善多层次的与可持续发展有关的法规体系。四是进一步扩大公众和社会团体在可持续发展有关立法中的作用。五是促进司法和行政程序与可持续发展有关法律实施相结合,建立可持续发展领域的政府首长责任制有关制度,明确各类企业在可持续发展中的责任和义务,保障绿色食品大省强省建设。
  (六)建立适应绿色食品大省强省建设的推进机制。一是建立高层次、跨行业、跨部门综合性的领导体系。二是建立懂业务、高效率、求真务实的工作体系。三是建立公正严明的考核、监督、管理体系。四是建立由省、市、县(区)、乡四位一体的领导、工作、管理、监督、考核机制的网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