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认真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不断开创政协工作新局面

认真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不断开创政协工作新局面

认真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不断开创政协工作新局面



       认真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不断开创政协工作新局面
                 市政协秘书长 战德友
  江泽民总书记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论述,是对党的性质、宗旨和历史任务所做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新概括,是新世纪里确保我们党的先进性和战斗力的行动指南,是在新形势下对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 干部提出的新要求。认真学习、深刻领会、 全面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既是中国共产党的各级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当前的重要任务,也是各级人民政协组织和参加人民政协各单位及广大政协委员的首要任务。
  认真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人民政协的性质决定的。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学说与人民民主思想统一起来,所创建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从理论和实践上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保证。
  认真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人民政协的组成特点决定的。人民政协最大限度地代表和包容了爱国统一战线中的各个党派、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少数民族、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国外侨胞和各界爱国人士,其成员及所联系范围之广,超过任何组织。政协委员中拥有较多经济、科技界的高级专门人才,他们是先进生产力的促进者和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倡导者;也有相当委员来自思想文化领域,他们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产品的创造者和传播者,主导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政协委员是从社会各个阶层、各个方面的人民群众中推选出来的,他们从各自角度反映着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呼声。
  认真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人民政协工作任务决定的。邓小平同志指出:“新时期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的任务就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同心同德,群策群力,维护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奋斗”。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年的过程,就是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不断冲破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束缚和障碍,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过程。人民政协要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重要任务,必须按照“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不断开拓创新,才能取得工作的实效,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赢得社会各界的支持,赢得人民群众的满意。
  认真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决定的。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政协的参政议政能否参到关键处、议到点子上,所提意见和建议能否为党和政府所采纳,政协工作能否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关键取决于所提意见和建议是不是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不是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不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与人民政协息息相关。因此,各级政协组织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政治敏锐性,认真学习和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牢牢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时刻以“三个代表”为指导,把“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落实到政协实际工作中去,为做好新世纪的政协工作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和组织保证。
  第一,要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发挥政协人才智力优势,创新服务于党的中心工作。真正当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代表,切实把经济建设搞上去,既是党的根本任务和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新时期人民政协肩负的重任。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人民政协应适应新形势,开拓新思路,进一步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把人民政协履行职能与中心工作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扎实有效的组织领导,使政协思想观念适应中心任务需要,更加自觉主动地想全局、抓大事、献良策。首先是围绕牵动全局的重大问题搞好调研,积极建言献策。其次是把握市委的工作思路。在一些人民群众关注的问题上,急党政之所急,想党政之所想,实事求是,有的放矢地出思路、想办法、提建议。再次是围绕经济发展中的关键问题,开展多领域、多角度的专题论证,提出有利于改进党和政府工作,促进经济和各项事业发展的具有建设性,可行性的意见和建议。
  第二,要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发挥政协政治优势,加大服务于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力度。“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把文化建设从党所领导的一个重要方面的工作,上升到党的建设的本质层次和政治方向上来,有着非同寻常的思想内涵和实践价值。人民政协是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团结、大联合、大统一的象征,是做人的工作的,其根本任务就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渗透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切方面和整个过程。因此,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服务同样也是人民政协的一项根本任务。为充分发挥政协在弘扬先进文化中的独特优势,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应重点加强以下方面的工作。一是要深化政协民主监督工作。民主监督作为政协三大职能之一,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可以对有关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方针、政策、措施的贯彻执行情况进行监督,也可以把各方面的呼声、要求、批评,形成的意见、建议、议案,及时准确地反映给党政部门,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政协应积极探索履行民主监督职能的新形式和新途径,坚持围绕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中的重大问题,搞好协商监督;围绕决策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搞好执行性监督;组织开展好专题视察活动,搞好推进性监督;积极参加有关部门的检查评议活动,搞好参与性监督;运用政协舆论宣传载体搞好经常性监督。二是要提高政协提案工作质量。要把做好政协提案工作作为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一条重要途径,在提高提案质量、加大办理力度、搞好追踪落实上下功夫、求实效。三是要加强政协自身建设。落实“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人民政协首先要搞好自身建设,率先垂范。政协领导要带头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带头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带头搞好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增强人民政协中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政协机关建设要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针,按照李瑞环主席“讲质量、讲效率、讲规范、讲协作”的要求,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机关规章制度,健全竞争激励机制,在政协干部职工中,大力弘扬敬业精神、服务精神、协作精神、求实精神和创新精神,树立政协机关的良好形象。要在全体政协委员中广泛开展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我教育活动,使广大政协委员进一步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增强按照“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做好人民政协工作的自觉性。
  第三,要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发挥政协联系群众主渠道作用,密切党委、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在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论述中,“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具有最根本的意义,因为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主要是反映在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的数量和质量上。我们党的全部任务和责任,说到底就是为人民谋利益,时刻牢记群众观点,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联系,这对于做好新时期人民政协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人民政协应做到:一是要密切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的联系,形成维护大局、和谐共事的良好氛围。各民主党派都广泛地联系着一部分群众,能直接体察群众的情绪,易于同群众沟通思想,是反映社情民意的一支重要力量。为此,要加强人民政协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的联系,加强对群众生活和统一战线内部重大问题的协商讨论。人民政协应定期走访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密切相互关系,进一步增强各界群众的凝聚力。二是要密切与政协委员的联系,带动影响群众,增强党委和政府的凝聚力、号召力。人民政协联系各界群众,主要是通过参加政协各单位的政协委员来实现的,通过加强同委员联系,形成上下通达的联系网络;建立政协主席接待委员制度,直接听取委员意见;坚持政协走访委员制度,帮助委员解决学习、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建立委员活动日制度,进一步激发委员参政议政的热情,增强政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三是密切与广大人民群众的联系,反映社情民意,当好党委、政府心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政协要把了解和反映社情民意作为一项经常性的重要工作,常抓不懈,充分利用政协的各种会议、视察、调研、座谈、走访等形式,通过《政协信息》、提案等载体,把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及时传送给党委和政府,主动协调关系、化解矛盾,帮助做好思想政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