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水利建设提高抗御自然灾害能力 ——全市水利建设工程情况综述
按照市委九届五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将水利建设工作纳入“十大实效工程”之一,并确定了八项工作任务。针对水利建设工程具有涉及面广、任务量多、时限紧迫、施工技术复杂、质量要求高、责任重大的特点,各级领导重视,抢前抓早,布置得力,严格要求,以及各级水利部门的积极努力,使得水利建设工程开局早、进展快、成效好。
一、工程任务及目标完成情况。全年确定的八项任务,到11月25日已全部完成。总计完成投资34 550万元,超计划15.1%;完成工程量3 320万立方米,超计划的32.8%。(1)新增水田面积20万亩的任务已于5月30日全部完成,完成投资3 200万元,土方工程量800万立方米。(2)新增改善除涝面积34万亩的任务,实际完成除涝面积56.9万亩,超计划 67.3%,完成投资13 500万元,超计划35%;完成工程量1 000万立方米,超计划25%。(3)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1.255万亩,超计划4.18%;治沟 229条,完成投资850万元,超计划6.25%;完成工程量320万立方米,超计划6.6%。(4)20项1999年松、 黑干重点续建工程和今年新开工的30项重点工程已全部完成,完成投资7 000万元,工程量200万立方米。(5)大中小河流堤防达标开工建设302公里,超计划的67.7%,完成投资10 000万元,超计划11.1%,完成工程量1 000万立方米,超计划25%;完成堤防达标253公里,超计划的40.5%。(6) 松干堤防提高标准可研论证水利部已原则同意,现在抓紧进行初步设计工作。(7)王三五河治理工程已开工建设。(8)水利工程造林任务 1 500亩,实际完成12 698亩,超计划7.4倍。
二、取得的主要成果。1.争取项目、规划设计、实施落实“三不误”。在这方面取得的主要成果:一是十余次进京,二十余次跑省厅和松辽委汇报,仅灌溉一项为全市多争取资金7 100万元。二是完成了对松干堤防提高标准可研报告的编制,通过国家水利规划总院的两次审查,并已原则同意。三是深入到各县(市)、区,对全年新增水田、除涝、水土流失治理面积进行具体落实,并采取了有力措施,促进各项任务目标全面完成。
2.工程管理和质量大幅度提高。2000年,全市以松干、黑干为重点的水利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领导和省厅领导的指示精神,坚持把工程建设质量放在第一位,普遍提高了争优创精意识,在工程建设上出现了比、学、赶、超的喜人景象。各地相应制定了一些适合本地特点的具体措施和奖惩制度,极大地促进了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的提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建设单位重视,措施得力。市城区及各县(市)、区水利工程建设单位都对工程质量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并把它作为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来抓,全面制定了争优创精的目标,为保证目标任务的完成,制定了相应的措施,签订了工程质量责任状。二是工程监督和监理工作到位,坚持原则,敢抓敢管。三是施工单位质量意识增强,规范化施工水平大幅度提高,这是水利工程建设最明显的变化。指挥部组织各县(市)、区水利局、建管处、监督站、 工程监理站等在9月下旬对全市重点水利工程进行了检查,有力地促进了工程建设,工程建设管理水平和工程质量普遍好于去年。截止12月13日,全市松、黑干50项单位工程经过省、市认证验收,优良43项,优良率86%,其中城区工程全部优良,初步达到精品工程条件的有16项工程。
三、几点体会。1.市委、市政府的重视,是完成任务的根本保证。
2.上级水利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是完成目标任务的有力保证。
3.全市各级水利部门的积极努力,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是完成任务的重要保证。
“十大实效工程”水利建设任务完成情况统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