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文明市民教育】2000年,广泛深入开展了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教育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切实加强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组织全市人民群众同“法轮功”邪教组织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开展了“首届“十佳文明新事”评选活动,加强了文明学校建设,出版发行4万多册《文明市民读本》,全市共建成230余所文明学校。
  【文明创建活动】2000年,举办“佳木斯之夏”广场文化大型文艺演出24场,参加演出的演员上千人次,吸引观众数十万人。开展“三下乡”活动,组织规模较大的文化下乡演出21场,向县乡赠送图书2.8万册;组织下乡医疗队16支、大型义诊8次,赠送药品和医疗器械价值20余万元;组织科技人员下乡咨询服务,赠送农业科技图书资料 1万多份。开展“市民文明奉献日”活动,10余万人走上街头,共清除垃圾 1 800吨,捡拾白色污染物近20吨,清理乱贴乱画15万处,植树2.2万株,开展公益活动和做好人好事2万余件。2000年,全市又有77个单位和 6个小区顺利通过省文明委的考核验收,佳木斯市和富锦市荣获得了全省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先进单位称号。全市已拥有国家级文明村1个、省级文明村(标兵) 8个、市级文明村148个、市级文明乡镇13个。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2000年,通过开展“缉枪”、“打拐”、“禁毒”、“打黑”等专项斗争,侦破了一批重特大刑事案件,抓获了一批重大网上逃犯,打破了一批地方恶势力;对校园周边环境进行了集中整治,清理取缔违规经营的“三厅一室”74家,建立了警校“双线”包保责任制;在市区25个街道办事处、360个居民委中的 624栋居民楼和部分平房区设立了887名楼长、片长,辐射16.4万户,占市区居民住户的 90%以上,形成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新格局。
  【城市环境面貌】2000年,重点完成了“三环六路、两场两园”建设, 新建改建道路5.3万平方米,新建路灯780盏,红旗广场、站前公园和西林公园铺装道板1.3万平方米,绿化1 800平方米。加大了环境保护力度,制定了《环境保护宣传教育计划》和《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制度》,重新修订下发了《佳木斯市爱国卫生检查评比办法》。‘在第十二个全国卫生月活动中,全市共出动3万多人次,清除垃圾5万多吨,整顿街头摊点100多家,清洗油漆摊床1 000多个。重点治理整顿了长安、中山、光复、红旗、友谊5条主要街路和长青、南湖2个住宅小区,共拆除不规范牌匾578块,清除各类旗幌1 300多幅,拆除违章建筑1 300平方米,清理流动商贩1.5万人次,使城市环境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