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外事侨务工作

外事侨务工作



  【国际交流】2000年,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的主要领导先后 8次组成代表团出访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开展对外经济技术交流合作工作,佳市口岸代表团出访了俄罗斯比罗比詹市,就开通佳木斯至比罗比詹直达运输以及恢复佳木斯至哈巴罗夫斯克空中航线问题进行了实质性洽谈。相继接待了日本韭崎市政府代表团、美欧代表团、俄罗斯哈巴边区、俄中友协代表团等15个外国团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签订了投资合作意向协议。开展领事工作。妥善处理了日本大八浪旅游团在桦南翻车事宜,并配合有关部门及时将3名朝鲜偷渡人员及犯罪嫌疑人的情况上报给省外办。收集整顿了佳木斯市1999年对俄工作情况和哈巴罗夫斯克市约一万字左右国民经济统计资料,处理与国外来往函、信、传真达85件次,为市领导和有关部门索要邀请信 5封,25人次。起草了《佳木斯市外事工作管理办法》,起草了成立佳木斯市外事工作领导小组和成立市对外友好协会两个文件。通过省外办韩国驻华机构,拟在韩国堪川市和伦山市两个城市中选择一个有实力的友好城伙伴。
  【出国审批】2000年,共审批各类出国团组91个、204 人次。其中,自行审批赴俄罗斯团组18个、53人次。在出国人员中,副厅级以上领导干部12人,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75人,其他因公出国人员 117人。审批合格率100%,重新修订了出国审批承诺制和公示制,接受全市各界及出国单位和人员的监督。增强了出国审批工作透明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使社会服务率和出国人员满意率达到了 95%以上。严把出国审批关,坚持“三宽三严”原则,实行了“八不批”,共取消和制止3批4人的一般性出国考察活动团组,节省出国经费15万元。
  【边境管理】2000年,采取专项清理,全面整顿,依法护边,落实责任,减轻渔民负担,标本兼治等措施,签订边境管理目标责任状,制定了目标考核办法。召开了全市边境管理工作会议,召开了 5次有外办、军分区、公安边防部队领导共同参加的联席会议,下发了《关于加强春鱼禁捕期边境管理工作的紧急通知》 等 9份文件,进一步完善了 《边防委工作制度》、《边防委办公室联席会议制度》、 《涉外事件相互沟通、上报制度》、 《联合检查制度》、《边防委领导现场办公制度》等,使边境管理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军地双方组成宣传《黑龙江省边境管理条侧》和《佳木斯市实施(黑龙江省边境管理条例)办法》的宣传队20多个,下发各类宣传材料 3 800份,通过开展走百滩、上百船、到万家活动,有计划、按步骤地在边民中开展普法、 守法、执法宣传教育。对屡教不改, 造成涉外事件的边民,依照《条例》规定给予严肃处理,共处理被俄抓捕送回的越界捕渔人员56人,进一步加大边境检查指导工作的力度,共到同、抚边境地区检查指导工作13次,深入50多个村屯20多个滩地了解情况,协助解决边境管理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成立了公安边防 “水上110”组织,取缔了无证照非法生产船只和私设窝棚。对中俄边境佳木斯段新划定的边界情况进行了勘察,在边境地区广为宣传新国界线的走向,对中俄勘界后新划归的岛屿的资源情况进行了察看,检查了市辖边界线的17个界桩管理和维护情况。截止11月20日,同江、抚远边境地区发生涉外事件17起、41人,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了60.4%和58.1%,杜绝了重大涉外事件发生,维护了边境地区的安宁与稳定。
  【侨政工作】2000年,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侨务工作的方针、 政策及法律法规, 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和《黑龙江省实施办法》。坚持为侨服务、依法护侨,妥善解决了归侨、侨眷反映比较强烈的下岗再就业,归侨退休金和《两法》中相关的政策问题。努力做好侨务扶贫解困工作。全市归侨、侨眷4 370户,其中贫困户451户(归侨294户,侨眷157户)占总数的10%。采取建立脱贫致富项目档案,制定脱贫规划,落实脱贫措施,县、乡、村分级包扶,责任措施落实到人的办法,坚持以政策扶贫为主,资金扶持为辅,已使 146户贫困归侨脱了贫。还争取港胞资金捐助希望小学,年初得知香港应善良基金会拟在我省捐资助学的消息后,市外侨办利用20天的时间,深入各县(市)的贫困乡(镇)、村(屯)全面调查了解小学的状况,并将调查的实际情况报告省侨办。在市外侨办积极倡导下应善良基金会和省侨办组成考察组,来佳市进行实地考察,确定为两所小学共捐助建校资金 295 500元人民币。同时,开展新移民调查,在市公安局配合下,查阅整理了1997年以后移居国外的117人的新移民档案。
  【外联工作】2000年,充分调动归侨、侨眷的积极性和力量,努力扩大与海内外侨胞的联络联系。一年来共接待来自美国、日本、德国、法国、捷克、匈牙利、波兰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华侨、华人52人次。积极开展招商引资,争取到参加“北京一澳门国际商业会议”的有限名额,佳市代表团与国外(葡语)10多个国家的客商进行广泛接触,就建材、农机、毛毯、鱼籽、酒瓶易拉盖等产品出口贸易进行了洽谈,并达成了互访考察意向。在第11届哈洽会期间,接待了 4个团组中的32位欧美各国事业有成、较有经济实力的华侨、华人企业家和部分华侨商会的会长和同乡会的会长,扩大了佳市与欧洲的联系范围。为了适应改革开放和我国即将加入世贸组织的需要,通过与中国贸促会中央政府驻港办和香港商会等机构联络,争取到两个参加香港第75期工商研讨班的名额,通过研讨开阔了视野,学到了知识,明确了企业与国际接轨的努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