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种植业

种植业



  【种植生产】2000年,全市种植业在遭受春季低温多雨、夏季持续高温干旱等自然灾害的情况下,由于抗灾能力增强,工作措施得力,特别是质量效益农业的发展,最大限度地降低了灾害给种植业生产带来的损失。粮食总产21.45亿公斤,比上年下降22.2%;农村人均纯收入2 267.1元,比上年只下降8.4%。
  【种植结构】2000年,全市种植业生产坚持以效益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优化农业区域布局,依靠科技进步,尊重农民的生产经营自主权,种植结构实现了“三压、三扩”,即压缩粮食面积,增加经济作物和饲料面积,粮食作物面积减少了50万亩,经济作物及蔬菜增加了36万亩,饲料作物增加 14.46万亩;压缩低质粮食生产,扩大优质粮食生产,“四大作物”优质品种应用率达到了 95.2%;压缩低效经济作物面积,扩大高效绿色经济作物面积,绿色蔬菜、无污染蔬菜和其它绿色经济作物面积都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全市实现总播面积 929万亩,比上年增5万亩,其中粮食作物747万亩,比上年减少50万亩;经济作物及蔬菜 156万亩,比上年增加36万亩;饲料作物15.6万亩,比上年增加14.6万亩。
  【科技进步】2000年,全市共落实重点推广项目23项,使科技进步水平明显提高。一是优质品种种植比例增加。“四大作物”优质品种应用面积占95.2%,比上年增加近1倍。水稻旱田育秧面积1 248万平方米,占育秧总面积的78.6%,其中大中棚育苗面积 646万平方米,占育秧总面积的40.2%。以节本增效技术为主的技术应用增加。水稻超稀植面积140万亩,占水稻面积的 55.6%;水稻钵体摆栽50万亩,比上年增20万亩;大豆大垅密78万亩,比上年增58万亩;测土配方施肥 285万亩,比上年增56.1万亩;全方位超深松、种子包衣、化学除草等均比上年有明显增加。
  【绿色食品】2000年,全市种植业绿色食品基地面积 123万亩,比上年增加45万亩;总产36 147.85万公斤, 比计划增产4 876.85万公斤;销售收入50 546.75万元,超计划18 155.55万元,比同等非绿色食品多收 1 500多万元。绿色食品和产业化基地与往年比,特色突出,优势明显;集约化程度增强;合同签订率高,品牌意识增强。
  【示范园区】2000年,全市有各级示范带170条、157万亩,其中省级1条 2万亩,市级6条25.86万亩,县级15条90万亩,乡级148条39万亩,在全市形成了四级精品带网络。在具体操作上,强化了技术指导、市场引导,提高了内在标准,成效显著。示范带内种植结构有新调整。经济作物与粮豆比例由上年的1/5调整到今年的2/3。注重效益引导。示范带内各作物平均亩收入比一般田可提高效益10—15%。品种应用趋于优质化。科技含量明显提高, 市场效益驱动效果明显,涌现出一批新的精品点。
  【科技服务】2000年,全市以效益农业为核心,开展了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的科技普及活动。在培训过程中,引导农民利用资源、瞄准市场,依靠科技、提高品质,走效益致富路。开展科技大集、科技结良缘和科技下乡活动。全市完成农广校正规学历教育中专招生 284人,大专招生142人;常规科技培训办班2 046期,受训417 450人次;开展广播电视讲座162场,放映科技录像877场,咨询答疑33 346条;召开农民研讨会4次,成果展览及科技大集 6次;印发资料90 513份,圆满完成了科技教育培训任务。
  【经济管理】2000年, 重点开展以减轻农民负担、 减少集体债务和规范化管理为重点的“三个年”活动。在减轻农民负担上,严把村提留、乡统筹预算审批关,实行双向控制。全市村提留、乡统筹提取总额为 9 187.6万元,比上年下降了1.7%,为上年人均纯收入的3.4%。全面推行“两工”预、决算管理,防止了乱派工、多用工、乱挪用的发生。全市“两工一车”征提总量比上年减少150万个,折合金额1 500万元。对乱收费、乱摊派进行监督控制,社会负担总额比上年减少 125万元;开展以村提留、乡统筹、两工、高利抬款为重点的专项审计,共审计33个乡、400个村。查出违纪金额75.12万元,挽回经济损失 230万元。在减债兴村上,对乡、村两级农村合作基金会负债情况进行统计,核实确定全市基金会负债总额 5 712.7万元,节约非生产性开支2 300万元,压缩基本建设开支2 000万元,回收“三欠”款 3 700万元,占欠款总额 10%;清理高利抬款1 200万元, 抬款总额比上年下降6.1%。在推进规范化管理上,实行“分片包干、分类指导,一抓到底、务求实效”的工作制度,全市达标乡镇45个,比上年增加了28.5%,一、二类村达到80%以上,比上年提高了9个百分点。
  【监督执法】2000年,在全市农村开展了多层次、大规模的检查、清理、整顿工作。共发现8种不合格农药产品,立案 6起,罚款5.3万元,没收劣质农药约20吨;处理种子案件47起,查封种子近2.5万公斤,没收0.35万公斤,罚款6万余元。审查了市县两级经销单位的经营资格,坚决取缔了违法经营,为农业生产的顺利开展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