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水稻研究

水稻研究



  【科学研究】2000年,开展各类科研课题15项,其中国家级3项,省级5项,获课题经费22.7万元;获得科研成果10项,其中“小孢子培养技术在寒地水稻育种中应用研究”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水稻新品种“龙粳 8号”获省农业科技进步一等奖,抗病高产长粒型优质品种“龙粳10号”获国家“九五”攻关水稻品种第四批后补助一等奖。发表论文20篇, 其中二级刊物发9篇,审定推广新品种1个,参加生产试验水稻新品系1个,即“龙交89 068”。参加全省区域试验新品系12个。有 3个研究室被省农科院评为重点研究室。在学术交流方面,参加全国学术会议 4人次;组织13人去外地参观学习;召开两次新品系展示会,邀请了周边地区、有关领导和种子界的同行140多人来实地参观,给予了很好的评价。科技下乡200多人次,派出20多人次向农民宣传新品种、新品系,发放品种说明书3万份。
  【开发创收】2000年,开发创收 310万元(扣除实体各种费用和实体人员酬金后的净利润),其中种子创收占总收入的 85.0%以上。在开发创收中,对实体定指标,指标与实体人员工资、奖金、酬金挂勾;重奖实体领办人;对实体领办人实行原则领导,给予较大经营自主权;规范各开发实体应开发的品种,开发品种实体之间不重复经销,避免内耗。所有科技人员与行政科室干部(财务人员除外)都进入开发实体,人人关心开发创收,参与开发创收,从创收中得到利益,调动了全所人员开发创收积极性。在今年水稻种子市场不看好的形势下,销售水稻种子228万公斤,比历史销售最多的1996年增加了70%以上。
  【体制改革】2000年 8月份,将刚成立的大豆玉米研究室改建为内部模拟股份制试点研究室,定名为佳木斯市北方水稻新技术咨询开发公司大豆玉米开发分公司,按股份制运行管理,于 9月份正式运行。初步体现以下几点好处:可吸收职工个人资金,增强企业实力;职工更关心企业的发展,责任感明显增强。个人人股之后,收入份额明显增加,调动了职工自我发展的积极性;主人翁意识增强。
  【原种生产】2000年,在极其不利的自然条件下,水稻原种生产仍取得了较好收成,生产水稻原种45万公斤,入库水稻种子150多万公斤,为明年种子开发创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