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地勘六院

地勘六院



  【经济效益】2000年,地勘六院全院完成货币总量1 960.0万元,其中:地勘1 165.6万元(含离退休535.4万元);桩基(含工勘)270.0万元;采金207.0万元;多经及其它317.4万元。各产业盈亏相抵持平,全院完成生产增加值 855.0万元。全年主要生产任务(实物工作量)全面完成,共完成钻探4 055米,砂钻454.6米,槽探17 600立方米,水井反循环 900米,钻孔桩灌注量7 500立方米,采金量44公斤。
  【项目及成果】2000年,地勘六院承担局计划内地勘项目:萝北县杜家河及外围金矿普查;桦南县林河岩金普查;伊春对青石榴石矿普查。资源补偿费项目:萝北嘟噜河老头山一花泡砂金矿详查;铁力二股铅锌矿详查;伊春连珠山金钨矿详查;双鸭山爱林林场硅石详查;双鸭山爱林屯硅石矿详查野外施工圆满完成,技术成果报告正在编写,承担的佳木斯市江北水源地水文地质勘查项目,仅用三个月时间保质保量完成野外施工阶段性成果已经地勘局认定。年底又承揽了佳木斯市松花江天然气管道建设工程工勘施工项目.现在积极筹备冬季施工。
  【企业改革与管理】2000年,地勘六院深入贯彻地勘单位属地化管理、企业化经营的方针,出台了《地勘六院管理体制“内部转企”实施方案》,并在产业布局、资产配置、人员构成和资质升级等方面做了准备工作。并且陆续配套推出了一些新的改革举措和管理办法:制定了新的《内部经济责任制》,理顺事改企后院(公司)与二级单位的经济关系;适应内部企业化管理的需要,制定了新的实物资产管理办法;实行职工工资与企业经营效益和经营风险挂勾,预留30%工资,年底视企业经营情况兑现的内部分配办法;劳动用工创新 “优秀技工特贴制”,在全院评选出十名最优秀的技术工人,由院长颁发优秀技工特贴证,按月固定享受特贴(50元/人月);干部人事管理实施 “特需人才市场招聘制”,走进地方人才市场,挂牌营业,招贤纳士,选用特需人才,现已选聘试用 4名水利道桥施工等方面的急缺人才;推进基地物业管理社会化,在佳木斯市率先与热管部门达成热化费托管协议,改变了热化费由院统包的“搭车”问题,当年节省热化费支出十多万元。同时,切实抓好离退休管理、养老统筹和下岗分流再就业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局关于养老保障和下岗职工管理方面的工作布置,保证他们的政治生活待遇,并尽最大的努力解决他们实际困难。年末又拿出十多万元解决往年挂帐药费。确保职工队伍安定团结,维护稳定大局。另外,按上级规定认真抓好职工基本养老金的统筹征缴工作,全年征缴39万元,列入统筹基金专户。还在省局支持下,通过多方努力,建成13 800米职工住宅,全院职工基本全部有了住房。实施安居乐业工程,稳定了职工队伍,推动了事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