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道
航道
【经济效益】2000年,佳木斯航道分局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佳线计划 155天/1.5米,实际完成156天,为计划的100.6%;佳同线计划165天/1.7米,实际完成128天,为计划的77.5%;乌苏里江计划60天/1.5米,实际完成 127天,为计划的211.6%。对外收入实际收入20万元。航标维护正常率达到99.9%。
【航道生产】2000年,佳木斯航道分局克服资金紧张困难,对冬修重点项目进行了认真落实。以养为主,以修为辅,积极扩大自修项目。确保投入航道生产和对外经营船舶及时投入航期工作。备航工作做到五个提前:提前抓水情分析预测,编制了航道生产计划和战枯水方案;提前抓航道生产所需各种物资器材的落实;提前对生产一线人员进行了调配;提前对重点创收项目进行了市场调查和项目落实;提前对投入航道生产的船舶数量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和压缩。压缩了生产规模,航道生产的质量和水平并没有降低。同时,主动出击,进行战枯水的攻坚工作。进行测水摸沟,移标改道,及时通报浅滩水深,提高了航道航标的维护质量,内河各段枯水期移动各种标志达380座次,设棒浮标240余座,最大限度的保证了航道的正常水深。此外,加强了对界河的航道航标管理工作和重点工程任务的落实。落实了中俄例会所达成的各项协议,其中黑龙江中游大型改道变标项目二处(波波夫水道,叶夫拉西哈),以及乌苏里江变标项目,按上级计划安排全部完成,黑龙江、乌苏里江开航后按计划设置了浮标。认真落实了承诺服务工作,各航道段结合本段实际情况,对重点浅滩检查和维护,使各种标志尽最大努力设在深槽之内。在枯水期间对重点浅滩死看死守,及时向过往船舶通报水情和航道变化情况,使运输船舶顺利通过浅滩河段。整个航道生产工作得到了水运企业的认可和一致好评。
【管理与改革】2000年,佳木斯航道分局以改革为动力推动各项管理工作的开展。认真贯彻落实《会计法》及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进一步加强了经济核算和财务监督工作,对各种经费指标认真分解,定期召开经济活动分析会,严格控制各种费用的支出,对收支两线加强了管理,充分发挥了财务管理的龙头作用。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安全教育。将安全工作与分局各项管理工作紧密挂钩,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对违章现象严管严罚,使年度内的安全工作达到了无任何事故。紧紧围绕“三学一创”活动,强化了船舶管理责任制的落实,加强了机甲两部人员的技术指导培训,实行了船舶预防检修报告制度,降低了修理费的支出。重点抓好能源指标的控制,认真执行船舶单机工作制度,使各类船舶都能保持良好状态投入航道生产。人事管理、物资管理和护航保标工作加大了管理力度,出台并实施了相应的管理办法。在抓好各项管理工作的同时,进行了内部改革探索:对部份管理科室进行了调整理顺;按航道局下达的生产计划压缩了生产投入规模,精干了主业;对部份富余人员进行了合理妥善的安置;对从事不同岗位人员在工资待遇上实行了不同的分配制度,打破了职务终身制惯例,对部分岗位实行差额培训,择优上岗;实行了航道生产检查通报制度,对检查结果与船段的评先评优及船段长晋升提职紧密挂钩;对科室各办室部门负责人及船段长实行了经济责任考核办法;对部分符合规定的人员办理了病退,解决了陆地科室人员相对较多的问题,为下步改革工作减轻了压力。
【增收节支】2000年,佳木斯航道分局为消化预算指标大幅度下调,工资经费没有全额拨付的各种不利因素,采用多种办法和措施进行对外创收和内部节支工作。发挥行业特点,组织运输船队参与水运市场运营和开拓对外贸易运输工作;成立对外疏浚工程承包工作部,利用设备优势,积极寻找工程活源,全年共完成对外挖砂、清淤工程六处,纯收入达到十几万元;依托界江旅游资源,组织开发界江旅游项目;对分局的配件商店、招待所实行内部承包,指标任务与工资挂钩;对航道器材厂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管理机制;控制各项经费指标采取了相应的节支措施,指标层层分解,加大挖潜力度,堵塞管理漏洞、严格掌握各种资金的审批使用范围,为增收节支工作创造了良好的内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