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管理
城乡建设
建设管理
【市政工程】2000年,市政工程建设主要是以3环6路3园2场建设为主线展开的,其中环路重点工程,于10月25日竣工交付使用。道路建设由原计划的 6条增加到13条,主次干道建设总长度达34公里,面积69.3万平方米,占全市道路总面积的四分之一。改造区街巷道35条,面积5.4万平方米;铺设人行道板9.7万平方米;安装路灯1 631盏;新建排水泵站1座。结合道路建设,动迁各类障碍物近10万平方米,配套下埋10种地下管线 110公里。园场建设重点对西林公园、站前公园、红旗广场和站前广场进行了改造、扩建和维修,增建了火车站人行平台。集中供热,保证了第17期供热在10月15日正常开栓。新建人防结建地下室 3 512平方米,新增人防工程利用面积2 491平方米,工程维护管理率达到98%。
【住房建设】2000年,全市住宅建筑面积突破 110万平方米,创历史最高水平,其中新开工面积为94万平方米,竣工面积为72万平方米,开、竣工面积分别比上年增长34.7%和27.3%。住宅建设拉动全市经济增长1.3个百分点。住房公积金新归集额达到2 624万元,全市突破亿元大关,向574名职工发放购房贷款2 341万元。规范和整顿了房地产开发市场,重新进行资质审查,对8家不合格的单位吊销了资质证照。物业管理有31家房管所转为物业公司,新成立了6个业主委员会。小区配套工程投入完成820万元。有51%以上的住宅小区实现了24小时持续供水。
【城市规划】2000年,围绕全市“二十六件实事”和“十大实效工程”等专项规划进行了全面的细化、深化,加大松花江广场、长安广场的规划设计深度,进一步完善修改市区道路、临江花园等 5个小区的规划设计,补充了天利组团等20余项规划设计。建筑物立面造型水平有了新的突破,相继规划设计建成了50余座水准较高的建筑。按照“五个不办、六个不批”的要求,简化审批环节,惩戒不法建设行为。
【环境建设】2000年,环境保护突出重点,实现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历史性突破。省控13家重点企业全部达标,市控36家有33家达标,县(市)区控96家有92家达标。自然保护区达20个,面积40万公顷,自然保护区覆盖率达到12.23%,建成生态示范区 3个,新增绿色食品基地46.1万亩。环境综合整治安装汽车尾气净化器448台,对全市25个建筑工地和136家噪声扰民的娱乐场所进行了整治,清理整顿了12家私建小锅炉房,大力开展了环保宣传教育工作,提高了全民的环境意识。市容管理重点对早市的探头市场进行了清理,市区重点道路实行“管、清、拆、看”一条龙监察,拆除各类违建2 000处、7万平方米。
【建筑业】2000年,全市在建工程206项,总面积139万平方米,施工产值达 9.1亿元,实现建筑业增加值2.8亿元。其中,新开工程120个,项目审批率、项目报建率、市场监察率都达到了100%。除引资、独资工程外,对84项工程项目实行了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进一步规范了建筑市场管理和招投标工作。建筑市场管理被建设部评为先进单位。 收缴劳保统筹基金1 135万元,比年计划超收135万元。发放资金1 022万元,达到了全年足额发放的标准。工程质量情况良好。在交工验收的45项工程中,合格率100%,优良工程16项,优良工程率达到 36%,创市优工程25项,创省优工程12项,龙江杯 1项。各施工企业和相关单位,在立足本地市场的同时,创造外埠施工产值近1.2亿元。
【村镇建设】2000年,市属各县(市)共建设城镇道路15.3万平方米,路灯 322盏,供水管线15.6公里,排水管线 8.9公里,植树11万株,有效地改善了城乡建设功能。村镇建设方面,砖瓦化率达到56.16%,较上年增长9个百分点;建设农房1.34万户,建筑面积113万平方米,人均建筑面积达到19平方米;新铺自来水管线 5公里,有36个村屯、9 150户、3.6万人吃上了自来水,自来水普及率达到37%;新建维修道路 478万平方米,道路铺装率达到90%;有63个乡镇完成了规划编制任务,有29个乡镇已完成了勘察设计工作,正在进行规划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