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



  【整体目标】2000年,全市环境质量大气总悬浮微粒年日平均值为 0.1611毫克/标立米;二氧化硫年日平均为0.021毫克/标立米;氮氧化物年日平均值为0.032毫克/标立米;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城市地面水水质达标率为83.33%;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为54.1分贝;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为69.02分贝。污染控制、烟尘控制区覆盖率为87.2%;环境噪声达标区覆盖率为77.33%;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90.57%;汽车尾气达标率为86.39%;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为79.58%,危险废物处置率为94.01%。环境建设城市集中供热率为54.5%;城市气化率为64.25%;生活垃圾处理率为59.02%;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为40.75%;自然保护区覆盖率为12.23%。环境管理、环境保护机构建设为100%;城市环境保护投资指数为 2.04%;三同时合格执行率为100%;排污费征收面为100%;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率为100%;各项环保工作呈现前所未有的上升态势。
  【工业污染源监测】2000年,在工业污染源如期达标排放上,紧紧抓住省控13家、市控36家、县(市)区控96家、其它84家,总计 180家重点污染源,强化组织领导和舆论宣传,迅速形成促达标排放的社会氛围。市级主要领导有10人次对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工作作出指示,有15人次亲自到重点企业检查指导,有 5个全市性会议把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工作作为会议主题,对推进达标排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营造全社会舆论氛围,成立了特别行动报道组,组织记者集中采访 9次,分散采访63次,在省、市等9个新闻单位播发稿件146篇,印发达标专题简报33期,迅速形成一个尽人皆知、家喻户晓的社会氛围。为强化齐抓共管,成立达标排放指挥部,召集联席会议6次,下发通知、通报等各类指导性文件5个,组织联合检查 4次,落实“一厂一策”,对省、市控 180家污染源企业区别不同情况分别做出安排,有效地推动了企业达标排放进程。从市环保局抽调了32名干部,组建了达标排放驻厂员队伍,分两批派驻到13家省控和22家市控重点污染源企业,帮助企业制定计划、优选方案、筹措资金、提供环保服务。召开环保驻厂员培训会 2次,汇报会15次。还建立32套环保驻厂员工情况动态档案,保证各项达标排放措施落实。坚持检查、督办、服务三到位,出车420多台次,出人2 300多人次,行程10多万公里,强化了对企业达标排放的检查指导。聘请54名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环保专家对应达标企业进行视察、监督。积极为达标企业提供监测服务,共监测工业废气74家,工业废水39家,为达标验收提供了科学依据。
  【生态保护】2000年,紧紧围绕省委确定的创建生态示范省的战略目标,通过实施湿地保护、自然保护区建设、生态示范区建设、绿色食品基地建设四大工程,促进了生态保护的发展。强化生态资源的保护,造林 26.37万亩,退耕还林8.77万亩,退耕还林面积超过历年水平。完成人工种草、退耕还草3.4万亩,落实草原改良面积8万亩;退耕还湿50 000余亩。加大水土保持、治理流失工作力度,在水土流失严重区域挖鱼鳞坑153.2万个,改垄3 095公顷,建地埂植物带41.4万延长米,治沟420条,截流沟12.75万延长米,谷坊 380座,跌水51处,塘坝13座,修护村岸5 300米,有效遏制了水土流失。加大秸杆禁烧,变废为宝。秸杆产生量为2 694 250吨,综合利用量为 1 447 350吨,综合利用率为53.72%。加大农药、化肥和地膜污染治理力度,减轻了污染,促进了质量效益型农业的发展。全市各级生态示范区和生态农业试点的总面积已达1 579 250公顷,占全市总面积48.3%。有机绿色食品基地面积已达 120.6万亩,一个以有机、绿色食品为龙头的质量效益型农业正在逐步形成。
  【排污收费】2000年,把排污收费与监督检查企业达标排放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把严格执法寓于热情服务之中,在服务中加强管理,在管理中加强服务,赢得了企业的好评,提高了依法缴费的自觉性,创造了排污收费历史上的最好水平。对全市 129家企事业单位征收了排污费,征收排污费总额为799.85万元,超收率为33%。到位资金383.69万元,其中上缴市财政225.3万元,为各项环保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环保执法】2000年,加强了对污染治理设备运行情况的现场监督检查,建立了 130套动态污染源档案,坚持对全市 230台消烟除尘设备和27台套污水处理设备的月检查季抽查制度,使全市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率达到了100%。强化了环境投诉与信访的查处与办结力度,接待群众来信来访325件,查处325件,结案322件,结案率99%;人大、政协提案、议案11件,办复率100%。
  【综合整治】2000年,对低空大气污染进行了集中整治,控制了新污染源的产生。加强对型煤的技术改造步伐,强化汽车尾气治理和无铅汽油的推广与使用工作,全市 193个加油站禁止销售使用含铅汽油,无铅汽油市场占有率达到100%;安装汽车尾气净化器 448台,达标率达到86.39%。开展噪声污染治理会战,对全市60个建筑施工工地和20余家群众反映强烈的娱乐场所进行了集中夜查。依法下达了行政处罚决定书,有力地制止了各类违法行为,为广大市民营造了安静的生活环境。对白色污染进行集中清理,组织动员10多万人,清理废旧塑料10余万斤,废旧电池10万多节,有效减轻了市区的白色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