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生育
计划生育
计划生育
【贯彻中央“决定”】2000年,市计生委深入宣传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决定》。市委宣传部、市委党校与市计生委联合举办各县(市)区、乡镇、市直各党委主管领导参加的培训班,市委、市政府下发了《佳木斯市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加强人口与计工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决定实施意见》,调整了由党政一把手任组长的市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领导小组。各县(市)区党委、政府开展了“5.29”、“9.25”、“世界人口日”宣传教育活动,市委、市政府带头,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办实事,抓落实,将计划生育人均事业费纳入财政预算,保证足额到位。全市到2000年末应投入人均事业费788.7万元,实投入853万元,其中,市本级投入183万元,县级投入369.4万元,乡级投入300.6万元。市财政连续三年每年为市计生委增加事业费32万元。全市98个乡镇投入近150万元,全部配备了微机和所需软件。有92个乡镇服务站购置了 B超,有86个乡镇购置了波姆光机。据不完全统计,县(市)、区以上政府本年度为计生部门解决难题86件。
【依法管理】2000年,全市建立和完善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管理机制,加大了依法管理人15与计划生育工作的综合治理力度。制订下发了《佳木斯市计划生育工作职责分工及考评办法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29个部门的职责。市政府召开了11个签状部门参加的座谈会和各县(市)区及各部门主管领导参加的人口与计划生育综合治理现场会。进一步做好流动人口的管理工作。 全市办理18—49周岁流动人口 《暂住证》11 234人,核查《婚育证明查验单》8 161人,查存单存档率72.6%。对流出、流入人员的婚育情况进行审查的核发率和查验率均在90%以上。兑现独生子女奖励政策,全市独生子女305 148人,已领证188 449人,独生子女奖励费兑现172 902人,领证率 61%,兑现占领证人数的91.8%。开展计划生育合格居民委(合格单位)创建活动,按照“两个六好”标准,有 327个合格居民委达到标准,占全市居民委总数的70%。合格单位有 766个,占全市法人单位的75%。计划生育取得显著成效。全市人口出生率7.28‰,比上年同期下降54个千分点;计划生育率9%、49%,比上年同期提高0.84个百分点,比省下达指标提高2.49个百分点,达到历史最好水平。
【优质服务】2000年,确定为全市实现育龄妇女享有初级生殖保健年,市计生委会同市卫生局、市妇联联合下发了《关于共同做好已婚育龄夫妇2000年享有初级生殖保健工作的通知》和《佳木斯市实现农村妇女2 000年享有初级生殖保健实施方案》,在全市98个乡镇1 457个村屯普遍开展了生殖保健工作。截止11月末农村282 306名已婚育龄妇女中,已为263 276人进行了五类十九种妇科疾病的普查普治工作。普查率93.3%。城区有133个企事业单位、9 个办事处开展了生殖保健服务。在20 481名已婚育龄妇女中,为17 733人提供初级生殖保健服务,普查率86%,治愈率76%。在3个县(富锦、桦川、桦南)6个乡12个村进行优质服务试点工作。佳木斯市承担了全国优质服务项目、出生缺陷干预工程,东风区、富锦市承担了“福施福”引入性试验的科研项目。桦南县、汤原县也进行了“福施福”干预出生缺陷的科学试验。全市落实各种节育措施 479 360人,节育率90.81%。各地积极开展计划生育“三结合”工作,市银行共为计生户贷款1 570.7万元,帮扶项目747个,帮扶计生贫困户5 537户,脱贫率达79.2%。桦南县八虎力乡建国村养殖专业户姚书艳成为全国“幸福工程”十大状元。
【宣传教育】2000年,市委宣传部与计生委联合下发了《2000年全市各级党委中心组学习人口理论的安排意见》,各级中心组在学习邓小平人口思想基础上普遍深入学习了《决定》。组织新闻媒体设立计划生育专题节目,全市县以上电视台已播出人口与计划生育电视专题节目47期,县以上广播电台共播出计划生育节目16期,佳木斯日报发表22篇属名文章。文化部门组织了计划生育专题演出,全市各县(市)、区共演出计划生育文艺节目56个。为纪念《公开信》发表二十周年,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市计生委联合组织了文艺演出。广泛开展了以“六个一”“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召开了全市婚育新风现场会。市及各县(市)区积极营造对外宣传环境,规范标准的宣传一条街 50%左右。同时,利用“三下乡”活动深入农村宣传计划生育方针政策。全市各县(市)区共演出 129场,演出计划生育文艺节目56个,发放宣传单10万余份,张贴《条例》布告1 300份,下发《条例》单行本4 000本,购买宣传挂图1万套。
【信息管理】2000年,全市计划生育信息管理系统初具规模。全市98个乡(镇)中有97个配备了信息管理系统,有89个乡(镇)完成了《户卡》录入工作,44个乡(镇)已经上网。
【队伍素质】2000年,市委组织部先后从主干线和主要部门选调一批政治素质好、年富力强的同志充实到市县级计生委班子中,配齐配强各级计生委领导班子。在全市计生战线开展树立“四个形象”活动 (机关表率形象、好公仆形象、优秀共产党员形象、先进计划生育工作者形象)和“争评树创”活动(争当目标责任制一档单位,评综合治理先进系统,树各项工作典型标兵,创双合格村(委)。进一步加大培训工作力度,分别对村计生服务室主任、乡级助理员、乡技术服务站长、技术人员共1 900人进行业务培训,对市县计生委科级以上干部共110人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市计生委组织专项培训班,共240人。
【协会工作】2000年,市委、市政府下发了对中办、国办《关于加强计生协会工作的实施意见》,全市协会“5.29”活动共出动宣传车近百辆,设置宣传台近千个,大型义诊近千人,免费发放药具 1万元。向阳区开展了母亲与儿童主题班会汇报会;永红区组织了庆祝母亲节爱心献妈妈教育活动等。全市各级计生协积极组织会员参加知识竞赛,覆盖率达100%,共有84 000名会员参加竞赛,占会员总数的30%。
【工作改革】2000年,市计生委有重点的推行计划生育工作改革。在城市 4个区全部取消了《一孩生育证》;实行了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状“双签双考”;开展了村民自治试点工作,全市落实村民自治试点村53个;开展了避孕方法的知情选择工作;推广了巴彦县“四制”经验,改革了基层用人机制。在村级实行妇女主任竞聘上岗。全市98个乡镇全面开展了村计生人员竞聘上岗,1 443个行政村中有 921个村推行了“四制”,在3 715名竞争者中,选拔了921名上岗,竞聘上岗率占6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