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运动
体育运动
体育运动
【群众体育】2000年,深入贯彻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组织丰富多彩的群众健身活动。举办了“佳木斯市2000年宣传全民健身 100天系列活动”,千人以上的活动达40多次。达到全民健身、全民参与、全民受益的目的。学校体育以“百万青少年上冰雪”和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为重点,深入健康的发展。全市拥有冰场80多块、冰道 1 000多条,保证了冰雪活动的开展;在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工作中,全市达标实施面达到97%,适龄人口198 829人,达标率达92.06%。有2所学校被省体育局和省教委评为省级传统项目先进学校,7名同志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体育总会和各单项协会发挥作用,做到有组织、有管理、有活动和自找场地、自筹经费、自办竞赛;在立足开展好本市活动的同时,还参加了全省和全国群众性体育比赛,取得了较好成绩。全民健身社区工程建设工作取得新成果。有 2处工程正式落成交付使用。成立了佳木斯市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用健康文明的健身活动方式占领青少年业余活动阵地。
【竞技体育】2000年,在竞赛训练工作方面,狠抓队伍管理、提高教练员运动员素质,取得了竞赛的好成绩。全年共获奖牌191枚,其中全国比赛 2银2铜,全省比赛77金52银58铜。在全省第九届运动会上,获15金8银24铜,总体总分613分,列代表团第九位。在全国赛场上,冰球一队获得了全国冰球锦标赛第三名,冰球二队获得全国少年冰球赛亚军。业余马拉松运动员姜淑辉 4月份参加全国马拉松锦标赛,获得了第六名,达到国家一级运动健将标准。少体校培养青少年业余选手,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全国高水平田径后备人才培训基地,被省体育局评为全省唯一一家田径项目优秀后备人才基地。另外,全市还向上输送体育人才61名,其中国家队1人,省队8人,省体校 3人,专业队19人,省体校校外班30人,为竞技体育的发展积攒了后劲。
【体育竞赛】2000年,组织承办丰富多彩的体育竞赛活动。共举办市级体育竞赛16项次、350多个单位、5 000多名运动员参加了比赛;承办全国性比赛4项,承办全省比赛3项。通过举办、承办这些体育竞赛活动,为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选拔创造了条件,促进了竞技体育水平的提高。8 月份承办的全国男子篮球俱乐部南北争霸赛第二阶段的比赛,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得到了国家体育总局和省体育局的充分肯定。此外,还承办了全国“鲁能杯”乒乓球比赛(世界冠军孔令辉参加了比赛),全国冰球联赛,全省九运会武术项目比赛等。发挥体育竞赛杠杆作用。一年来,社会赞助比赛的经费达27万元,承办全国男篮俱乐部比赛门票收入获20万元,市冰球队与深圳威昂电器发展(有限)公司联办达成赞助25万元协议等,使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增长。加强竞赛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有 3人获得国家级裁判员证书,20人获得国家一级裁判员证书,54人获得国家二级裁判员证书。
【基础设施】2000年,通过自筹、借款、赊欠的方式,对体育馆进行了彻底维修,更换了地板,安装了座椅,增设了地下通风道等设施,使体育馆焕然一新,达到能够接待国家级正规比赛的标准。为少体校修建了室内田径跑道,使少体校在硬件设施方面达到了全国田径后备人才基地的标准。成功地进行了体育彩票和电脑体育彩票的全省联网发行工作,共发行体育彩票340万元,获收益金44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