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农业学校
佳木斯农业学校
佳木斯农业学校
【学校改革】2000年,佳木斯农业学校把改革作为中心,从 3月13日起历时20天,由校长带队,先后考察了北京农业学校等九所中专学校。学习和借鉴兄弟学校的先进经验,谋划各项改革的思路。4 月20日出台了《黑龙江省佳木斯农业学校内部管理运行机制改革总体方案》,明确了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主要内容和步骤。接着出台了九个单项改革方案。7 月29日召开了佳木斯农业学校五届三次教代会,研究和确定各项改革方案,全面启动学校新的一轮改革。“精简机构、按需设岗”,制定了学校机构和岗位编制,确定了校级干部分工以及各科室的岗位设置、岗位职数和岗位系数。合并和撤销行政科室 2个,精简人员17人。“全员聘用、竞争上岗”,实行以岗定酬(确定岗位系数),转换用人机制,共任命和聘任中层干部40人,科级干部降免职14人,工人全部由后勤服务中心聘任(用)。“自负盈亏、自主经营”,完全把后勤部门推向社会,逐步与学校淡化行政关系。成立了后勤服务中心,实行社会化管理,每年节省人员开资25万元,上缴学校36.9万元,两项累计获得经济效益60余万元。突出“小行政、大教学”,教学机构由农学学科、园艺学科、经济学科、计算机学科、基础部五大学科组成。教师实行劳动聘用合同制和上岗职务聘任制,打破了教师职务的终身制,促进了教师素质与业务素质的提高,体现了“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分配原则。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增强学生的实践技能。在改革推动下, 翻建学生宿舍1 500平方米、学生教室 1 500平方米;投入40万元购置设备。特别是获得了很大的经济利益,每年学校可获得180余万元的经济效益。
【内部管理】2000年,学校不失时机地出台了一系列内部管理制度,如《关于进一步加强党委中心组学习的决定》、《佳木斯农业学校中层干部考核办法》,《佳木斯农业学校考评方案》、《集中采购管理办法》、《汽车管理使用规定》、《公务费包干使用办法》、《客餐管理办法》等,同时,下大力气抓推进检查,做到日日有检查,一周检查一通报,一月奖惩一兑现,有力地推动了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
【校务公开】2000年,学校把推行校务公开作为加强学校民主管理的一项重要举措,出台《佳木斯农业学校校务公开实施细则》,进一步明确了校务公开的内容、形式、原则、程序、时间等,为校务公开制度化奠定了基础。为使校务公开掷地有声,把校务公开的切入点,定在全校教职工普遍关心的新一轮改革上,取得了广大教师的积极参与和支持,调动了教职工的积极性。
【招生和学生管理】2000年,学校共计招生 1 400多人,其中与东北农业大学联办高职班204人,本科班32人,校本部中专班215人,校外联合办学中专班720人,预科班约300人,基本上完成了2000年的招生任务。把培训教育做为招生不足的有力补充,继续与东北农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黑龙江大学、省民族干部管理学院建立联合办学关系,培训创收23万元。加强学生管理,从关心学生生活入手,把住寝室关,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的寝室环境,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保证了学生的正常生活秩序。抓住学生思想实际,开展素质教育,组织全校学生学习和讨论、开展大型爱校劳动等活动,努力培养学生树立崇高理想,不断摄取丰富知识,增强健康体魄,提高审美能力,增强生活本领和劳动观念,使其在教育中不断健康成长。寓教育于活动之中,培养学生的思想情操,在全校开展春秋篮球赛、排球赛、足球赛、各种棋类比赛、学生校园卡拉OK比赛、体育舞蹈比赛、五四红旗接力赛、田径运动会、征文、书法、绘画比赛,大中专学生辩论会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集体主义精神,锻炼意志,提高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