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富锦市

县(市)区概况

富锦市

富锦市



  【国民经济】2000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实现20.38亿元,同比增长10.8%。农业增加值实现9.95亿元,同比增长6.2%;工业增加值实现2.44亿元,同比增长 16.0%:全市个体工商户商业和私营企业已发展到7 010户,工商税收实现2 807万元,占市本级全口径财政收入的 26%;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7.02亿元,同比增长 15.4%;财政总收入实现10 883万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实现6 124万元,实现了第18个收支平衡年。
  【人民生活】2000年,办成了一批与人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实事:实施了自来水管网,改造,城镇居民自来水入户率由上年的60%提高到75%;辅装城市道路沥青砼路面 5万平方米、沥青罩面 2.3万平方米、白色路面4 865平方米,新修大修砂石路3.5万平方米;开发经济适用住房面积 8万平方米,为一些中低收入的家庭改善了居住条件。完成了供热老化管网改造、14家污染源企业整治、农村电网改造和新建移动数字机等项目。同时,两次下调了城镇居民用电和农业电价,开通了同三公路(富锦段),扩建了富锦一中,加强了向阳川小城镇建设,并实施了“菜篮子”和“放心肉”工程。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 现4 277元,增长9.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 801元,增长7.3%。
  【社会事业】2000年,富锦市全面实施科教兴市战略,配合国家和省“九五”科技攻关课题组完成了项目攻关任务。素质教育、农村中小学校网点布局调整及教育改革成效显著。文化建设取得进展,一些创作剧目在省和佳市各类比赛中均获得较好成绩。卫生改革取得成效,医疗设施有了较大改善。广播电视事业发展较快,群众性的体育活动更加活跃。计划生育工作得到加强,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 6‰以内。在全市广泛开展了以“六个一”活动,以文明城市建设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高了城乡居民的整体素质。
  【农业结构】2000年,围绕提质增效,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水稻和经济作物面积均比上年增加 5万亩;实施了种子革命,全市四大作物种植品种由原来的74个优化到12个,优质品种普及率达到 95%以上,一些优质品牌粮油食品走向外埠市场;引进和改良了特克赛尔羊、莱茵鹅、西门达尔肉牛、三元杂交商品猪等一批畜牧名优品种,“两白一黄”,白鹅饲养量突破 100万只,肉羊、黄牛存栏分别比上年增长16.3%和1.0%:投资1 200万元,新上乡企项目23个,创建了6个绿色食品标志。加快了农业产业化进程,新上一条白鹅生产线、一个年产1 000吨白瓜籽的炒货厂,培植了80余个年加工能力 6 000吨以上的小米厂,建设了蒜苔保鲜库,对外招租启动了两个油厂,初步建立了优质麦、绿色食品、畜产品生产基地。同时,加大了农业适用技术推广和普及力度,全年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 49%以上。进一步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全年共完成防洪除涝灌溉工程投资 3 000万元,新增和改善堤防保护面积35万亩,新增除涝面积20万亩,新增灌溉能力18万亩。采取防雹、增雨等人工影响天气变化等措施,使农业生产受益面积不断扩大。
  【企业改革】2000年,全市35户涉改企业已基本完成改制任务,通过改革、改组和改造,骨干企业普遍出现较大转机,实现了行业整体扭亏。全市工业企业共完成技术改造 8项。完成技术改造投资2 526万元,开发新产品5个。
  【环境建设】2000年,重点加强了二路四街共十个路段及其配套工程建设,打通了向阳路北段和东平路北段两条通江路,新安路灯174盏,新辟建公共绿地7.8万平方米。占地面积为58500平方米的民主花园小区已完成二期工程。完善了城区街路全天保洁机制, 进一步加大了市容环境卫生的治理整顿工作力度。强化了运输市场管理,“畅通工程”步入科学化轨道,获得了“全国城市道路交通管理三等城市”殊荣。2000年,全市建安业完成产值 1.2亿元,拉动国民经济增长1.5个百分点。
  【招商引资】2000年,引进项目总数达到98个,引进资金4.45亿元。其中,百万元以上较大型项目34个,上争项目20个。西山风电项目到位资金达 4 000余万元;矿泉水项目已达到年产 100万瓶的生产能力。国家农业生态示范县、省优质小麦基地县、有绿色大豆生产基地县、国家秸杆养牛试点县上争重点项目得到了国家和省资金支持;粮食储备库及中转库等项目正在按投资计划实施。并且,争取到了省财政对富锦市的转移支付支持,确保了工资的发放和社会的稳定。
  【社会稳定】2000年,实现了“两个确保”,加强了“三条保障线”建设。把党政机关工作人员纳入参保范围,扩大了“两金”社会覆盖面,全市共收缴和筹集资金 106万元,按规定为下岗职工发放了基本生活费;收缴养老保险基金 2 510万元,确保了向离退休职工及时足额发放。进一步强化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坚持不懈地开展同“法轮功”邪教组织的斗争。通过开展“严打”和专项会战,共破获各类刑事案件 379起,打掉各类犯罪团伙18个,维护了良好的社会治安秩序。进一步加强了信访工作,共受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 6 679人次,处理集体上访 178批次,有效解决了拖欠教师和下岗职工工资、农民负担过重等问题,并借助“市长电话”,及时解决了群众反映的一些社会热点和难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