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放心人民满意的公仆—张平
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2000年度)
党放心人民满意的公仆—张平
张平,黑龙江省阿城人,1944年出生,1968年参加工作,中共党员。1966年毕业于黑龙江省农机学校。1982年至1995年先后任抚远县副县长、县长、县委书记等职务。在边陲抚远县28年中,他为抚远边境对俄贸易口岸和县域工农业经济及城镇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为公路建设呕心沥血。1995年 5月,52岁的张平同志离开了抚远县来到佳木斯市交通局任党委书记、局长职务。面对我市公路状况滞后制约经济发展的困境, 他大胆果断提出“866”公路网化工程。即:用8年时间将佳木斯市所属的6个县(市)所连接的 600公里道路全部建成二级以上高等级公路。这是一个公路建设跨世纪的宏伟目标,将会彻底改变三江平原公路落后面貌,实现几代交通人的企盼。如何解决建设资金这一最大难题。他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在市委大力支持下,积极争取上级配套资金和跑项目贷款。从95年开始 5年来,他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和毅力,先后 150多次往返哈尔滨、沈阳、北京等地跑项目资金落实,争取政策、文件批复和公路收费站建设。有时一个月跑几趟,一住就是十几天、二十几天。他身体多病,患有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心肌炎、腰间盘突出等多种疾病,时常头晕迷糊,身体无力。但他看到一大摊工作任务和一个个急需要办的事情就什么也不顾了。他把点滴药放到车里,带到宾馆卫生所打。由于长时间劳累,97年 5月他突然病倒了。在医院抢救治疗的18天中,他每天都惦记公路建设施工进度,当他得知因资金告急要耽误工期时,他不顾医生劝阻,拔下针头带着药提前出院,第二天就赶到省交通厅争取拨款。厅领导见他非常憔悴感动说:“为了三江平原的路你真是把命豁出去了!”国道 201线佳木斯至桦南公路等级低,春季翻浆、夏季水毁,一直是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为发展佳市区域经济他 8个月中16次到北京开发银行跑公路项目贷款,为佳木斯市引资13亿元,使这条160公里(包括直线)一级公路于今年5月开工建设。从96年“866”公路网化工程启动5年来,三江平原公路每年都以百公里竣工通车速度向前推进,到99年底建成高等级公路 460公里,总投资21亿元,竣工里程占全省公路网化总量的四分之一。建设中创造了佳汤公路40公里,当年开工建设,当年竣工通车,当年建站收费的黑龙江省公路建设史上的先列。“866”网化工程质量被省全部评为优良工程。
为老百姓利益鞠躬尽瘁。张平同志说:“人生就是要干点事。在我任职期间,能给全市老百姓修出“精品路”,苦点累点算不了什么。我们事业只要政府放心,群众满意,我宁肯倒在工地上”。作为全市公路网化指挥,他深知肩负的责任,几十亿的公路建设资金投入,修好了是为民造福,修坏了是造孽。所以,从 “866”工程启动那天起,他一天也没有放松过。从工程招投标、施工单位资质审查到原材料进场。从工程监理配备,现场施工技术规范管理安全生产施工等一系列规章制度都按部颁标准规程实施,令省公路专家们赞叹不止。建设中他定期组织各分指挥部和县交通局长拉练检查,现场办公。在他的工作日程表里根本就没有星期天和节假日,有时一天就往返汤原、富锦、桦川、桦南四县问,顾不上吃饭在车里嚼点面包喝口矿泉水。中秋、国庆两大节日是万家团圆的日子,同时也正是北方公路施工的黄金季节,这些他都是在建设工地和工人们一起过的。为审批公路收费站手续,他在哈尔滨28天期间病倒 2次,点滴15天,农历腊月二十八晚上,带着喜悦拖着疲惫身体才回来,一进家门就一头栽倒在床上。老伴心疼的责备他说:“在外是条龙,到家像条虫。”质量是公路的生命,发现工程质量问题,他坚决推倒重建。在佳汤公路施工时,一施工单位偷工减料桥涵不符合设计要求,他当即命令炸掉,清除该施工队伍。由于张平同志一心扑在施工质量上,五年问我市公路建设共投入的25亿元资金修建成了一条条政府放心,人民满意的“精品路”,受到了省交通厅和省政府的表彰。佳木斯被省政府授予“全省公路建设先进市”。在搞好公路网化建设的同时,张平同志讲大局,顾整体,为政府排忧解难做贡献,积极支持政府为民办好事。97年到99年三年中,在全市26件好事中,交通局共投资 6 000多万元,改造修建了佳木斯东南西北四个出口路及红旗路,使多年来城市出口“瓶颈”这一老大难问题得到彻底解决,给佳木斯增添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在包扶工作中,他多次到边陲抚远县鸭南乡老百姓家中访贫问苦,解决乡亲们最需要办的实事。两年间,为鸭南乡修建了 1 100平方米中小学校教学大楼,购买了全套现代教学设备,使鸭南乡学校一跃成为我省乡村级教学环境设施一流水平的学校。并为该乡村民接通了国电,圆了父老乡亲盼了十五年的梦。同时,为解决老百姓吃水难的问题又打了一口电井。现在鸭南乡的百姓每当看着孩子们欢天喜地走进宽敞明亮的教室,一家人围坐在炕头看电视和喝上自来水时就念叨起这位人民的好公仆。几年来,张平同志带领干部职工们,共为抚远、汤原两县包扶对象修建了“致富路,送去了种子化肥、取暖煤,修建了住房等,共投入扶贫资金 1 267万元,使贫困户奔上了小康之路。张平同志还立足交通,积极开发新产业,想方设法积极安排社会下岗职工。投资改造建设了3 000平方米桥南批发商城,使1 200多名社会下岗职工得到重新就业。受到社会群众的一致好评。
为当好班长操碎平常心。在交通局党政班子中,张平同志是个好“班长”。在全系统职工群众队伍心目中,他是个好带头人。这是五年来公路交通干部职工对他的亲切评价。多年来,张平同志在工作上以事业统一班人。班子成员团结一心,围绕全局交通事业大目标互相支持,共同奋斗,在全省交通行业中创出了一流的业绩。公路建设被省政府授予先进市,道路养护列入全省 A级市。道路运输管理行业和公路客运总站98年分别被国家交通部命名“全国先进集体”,公路客运总站连续五年获“全国文明汽车站”称号,交通局党委99年被省委授予“全省先进党组织”,被市委授予全市“好班子”,2001年被市委授予全市“思想政治工作标兵单位”全市抗洪抢险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交通局并于2000年晋升省级文明单位标兵,他本人97、99年连续两届被群众评为全市“十佳公仆”,获得全省公路建设先进个人,省交通厅系统特等劳动模范,99年又获全省“十佳公仆”,2000年又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的殊荣。群雁高飞头雁领。这些成绩的取得,开创了佳木斯市公路交通事业史上的崭新局面。多年来,他时时关心干部职工群众生活冷暖,职工家中婚丧嫁娶他必到场。一位副局长患脑血栓四年多卧床不起成为“植物人”,他非常惦记常常抽出时间去床边看看坐坐。每逢元旦春节他都带领班子成员和有关同志走访离退休老干部和职工,到家了解情况,帮助解决生活困难。2000年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国务院奖5 000元.捐给交通中专校做为教师奖励基金。五年来先后为22名离退休老干部和职工解决了住房、安排50名子女、家属就业,得到了干部职工群众的一致拥护。
在抓职工队伍建设上,张平同志处处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勤政廉洁。要求别人做到的,他自己首先做到。在1998抗洪抢险中,他连续半个月昼夜一线指挥,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带领交通职工胜利完成抗洪抢险任务,受到省市政府的表彰。为加强交通精神文明建设,在全市交通职工中组织开展争创“双十佳”活动,掀起争先创优高潮,99年全市交通系统评选“双十佳”先进集体和先进人物 160名。有力推动了交通文明行业创建活动开展,建设成了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硬的交通职工队伍。2000年,张平同志又规划出了跨入新世纪的交通发展远景规划。现在他正带领全市交通干部职工围绕全市发展战略目标打好公路交通建设“三个硬仗”,完成四项重点工作任务这个交通目标,奋战在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