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优秀企业家——邵惠培

优秀企业家——邵惠培



  邵惠培同志是约翰·迪尔佳联收获机械有限公司的党委书记、副董事长、副总经理。曾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劳动模范、省优秀共产党员和市优秀企业家等荣誉称号。
  邵惠培同志,吉林省怀德人。1940年出生。1965年毕业于吉林工业大学农机专业,毕业后分配到佳木斯联合收割机厂工作,先后曾担任过设计处技术员、专业组长、设计处副处长、处长、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等职务;参加或组织开发过“丰收—1100”脱粒机、 “丰收—3”玉米收割机、“丰收—800”脱粒机、“丰收—3.0”自走式联合收割机等的设计。80年代初,佳联厂从美国约翰·迪尔公司引进具有80年代先进水平的1000系列联合收割机专有技术,邵惠培同志参加了1000系列联合收割机的技术引进工作,主持了引进技术的继续消化、吸收,相继开发了1045、1055、106581、106582等机型,满足了市场对联合收割机的急需,这项工作获省、部科技进步二等奖。90年代初,根据南方市场对小型联合收割机的需求,与中国农机院合作共同开发3060小型谷物联合收割机;邵惠培同志主持了整个设计、试制及试验的工作,在他的领导下,全体开发人员经过四年的不断试验和改进,使其在性能、可行性等各方面都具备国内领先水平,3060谷物联合收割机95年投放市场后,就以其可靠性高、性能好、适应性强而被广大用户所接受,当年就新增产值 7 000多万元,3060联合收割机获得了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被国家经贸委认定为国家级新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主持研制的联合收割机加载实验台,不仅解决了厂内联合收割机无法进行加载试验的难题,而且开创了国内收获机械加载试验的先河。
  邵惠培同志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谋划和把握大局的敏锐性和驾驭能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他改革意识强,思想解放,工作思路不断创新,面对市场的挑战,千方百计寻找使企业发展的再造动力源,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顶住各种压力,以博大的胸怀,坚持引资合作历经三年40余次的艰苦谈判,于1997年 5月与美国约翰·迪尔公司签约组建了约翰·迪尔佳联收获机械有限公司,同年 7月正式运作。合资公司公司运作后,确立了“创建世界级企业”的奋斗目标,积极贯彻“让用户满意”的工作宗旨,以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为主线,通过引进、消化、吸引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逐步完善了公司的经营管理工作,使合资公司呈现出勃勃生机。邵惠培作为中方在合资公司的代表,不仅妥善协调处理了中外双方在工作中由于文化不同所产生的意见分歧,营造了融洽的工作氛围,保证了合资公司的顺利发展;同时根据国家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和联合收割机市场的变化,及时做出了调整产品结构,满足市场需求的决策。在他的领导下,相继开发了1062、1042和CTS3518 联合收割机,为公司在中国进入 WTO时更好地参与竞争创造了条件。在他的领导下,结合合资公司的实际,相继引进了美国迪尔公司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不仅建立了诸如:“质量管理委员会、主机周检制度、质量协调员制度和WEPI车间”等一系列质量管理制度,而且建立了完善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经过几年的有效运行,使合资公司的产品质量有了显著的提高,99年10月一次性通过中国进出口商品质量认证中心的质量体系审核,获得了“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证书”,特别是随着MRP9000计算机管理系统的成功运行,实现了从采购供应、生产组织、产品销售到财务结算的全部计算机管理;公司总体规划项目的实施,从公司发展的总体布局、生产结构方式、人力资源和企业管理等各个方面规划了公司今后发展的宏伟蓝图,更加速了公司管理的规范化和现代化。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带动了产品质量的提高,使合资公司的生产经营形势越来越好,98年实现:产值24 746.7万元,销售收入27 417万元,利税 3 800万元,工业增加值11 000万元;99年实现:产值20 676万元,销售收入37 648万元,利税6 488.9万元,工业增加值8 586万元;2000年,受农机市场下滑、国家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粮食价格下调、国家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全年仅实现:工业总产值11 800.5万元,销售收入9 601.2万元,利润-4 689.7万元。
  随着公司的不断发展,JDL 的产品越来越被广大用户所接受,99年1075联合收割机被国家机械工业局评为优等品;3060联合收割机被国家机械工业局评为一等品;并分别获“99中国国际农博会名牌产品”、“河北省99年可信产品”、“河南省99年农民信得过十佳产品”、“99中国黑龙江第三届名优商品博览会金奖”等荣誉。
  邵惠培同志作为企业的带头人,有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和很高的政治理论水平,他关心员工,深受广大员工的爱戴。在他的领导下,不仅中外员工真诚合作,促进了合资公司的快速发展,而且合资公司的发展,带动了佳木斯地区40多个配套厂家的共同发展,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佳木斯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