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工作
宣传工作
【理论学习】2001年,市委宣传部紧紧围绕市委中心工作,认真组织全市党员干部深入学习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贯彻省委《关于加强和改进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的实施意见》精神,制定下发了《关于2001年佳木斯市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的安排意见》和《2001—2005年全市县处级以上干部在职自学规定》,对市委和各县(市)区的中心组理论学习进一步健全学习制度,落实考核细则。组织检查组对各县(市)区、部分部门和单位的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情况进行检查和调研。开展理论教育活动。举办了江泽民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十五届六中全会、市委九届六次全会精神学习班,培训基层理论骨干200多人次。对全市500多名处级以上干部进行了专题辅导讲座;组织由全市理论界专家、学者组成的宣讲团,分赴各县(市)区进行宣讲,共深入基层宣讲32场,受教育党员干部和群众近2万人次。加强党员教育工作,编写了4期党课教材。开展“党委书记讲党课”活动,在全省“党委书记讲党课”竞赛活动中有10名同志获奖。加强理论研究工作。组织召开了学习江泽民总书记“七一”讲话理论研讨会,在《佳木斯日报》刊发30余篇具有学术价值的理论文章。组织全市各党委和社会科学学者参加全省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讨活动,有16篇论文参评、13篇获奖,其中一等奖 4篇。组织参加全省纪念中共建党80周年理论研讨会,其中 2篇文章获奖。并撰写发表了一批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文章,其中《知识理论与可持续性发展》在全国社科论文评比中被评为优秀论文。
【新闻宣传】2001,市委宣传部组织全市新闻宣传部门紧紧围绕各级党委中心工作,开展了一系列宣传报道。加大经济宣传力度。突出市委九届六次全会的战略部署,围绕推进“十大实效工程”,推进工业企业改革,推进农村产业化调整等各方面工作,大力宣传全市工业、农业、经贸战线的先进经验。配合“三江旅游节”、“哈洽会”重大经贸活动,制播了《江总书记在佳木斯》等专题宣传片,利用《黑龙江日报》等省内外新闻媒体宣传了全市经济形势和企业及其产品。利用旅游活动等有利条件宣传佳木斯,制作出版了画册《中国城市之光一佳木斯》和《佳木斯消费指南》。利用《香港大公报(黑龙江专页)》、《人民日报(海外版)》等,组织发表了市长专访、经济建设新闻和佳木斯改革开放成就。在中国国情网开辟网页——《佳木斯之窗》。以及邀请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节目组等十几家中央和省级新闻媒体来佳木斯市进行采访,全方位、多角度宣传佳木斯资源、地缘和产品优势及佳木斯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为全市经济发展铺路搭桥。同时围绕“严打”整治斗争、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以及同“法轮功”邪教组织斗争;围绕纪念中共建党80周年,学习贯彻江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四五”普法等开展新闻宣传战役。通过在新闻媒体重要版面、重要时段开辟专栏、专题、配发评论等多种形式和手段,集中宣传了全市各项工作的典型经验。积极开展对上报道工作,全市共在省级以上新闻媒体刊发稿件2 617篇,其中国家级媒体发稿385篇。电台、电视台在省台和中央台的稿件采用量在全省分别实现“六连冠”和“九连冠”。加大新闻管理,制定了《关于加强全市电子媒体信息管理工作方案》,下发了《关于市政府组成人员新闻报道注意事项的通知》,建立和健全新闻例会、新闻阅评、新闻发布会等制度,保证了新闻宣传的正确导向,对维护全市政治安定和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
【思想政治工作】2001年,市委宣传部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佳木斯市委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意见》,召开了全市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推广了市客运总站等单位搞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典型经验。开展了私营企业和乡镇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调研。接受了省委思想政治工作检查组的检查。得到了省委领导的充分肯定。以纪念中共建党80周年和加入 WT0为契机开展思想教育。在全市开展“回顾光辉历程,坚定理想信念”教育活动,召开全市纪念中共建党80周年座谈会、演讲会、报告会,举办知识竞赛、论文评选等各种活动,对党员干部和群众深入进行理想信念教育。
【社会宣传】2001年,市委宣传部进一步加强社会宣传工作。组织开展了“新世纪佳木斯人形象”教育活动,全市各单位召开树形象理论研讨会、座谈会 150多次,编发《“新世纪佳木斯人新形象”教育活动简报》18期。组织召开了“新世纪佳木斯人形象”教育活动卫生局现场会,学习了市中心医院、妇婴医院等单位的形象教育活动经验,总结推广了市工商局、电业局等14家单位的典型经验。全面实施“文明城镇建设工程”,制定下发了《2001年度文明城镇建设工程实施方案》。开展文明市民教育活动,起草下发了《关于认真学习贯彻 (中共中央关于印发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的通知》。广泛宣传20字公民道德基本规范,60字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规范及《佳木斯市民文明公约》。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组织开展了青少年“三颂三爱”教育,“讲公德、守法纪”读书教育及“向不文明行为告别”等活动,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全市有35名学生分别荣获国家和省级表彰奖励, 1 246名学生获优秀奖,市委宣传部获省级优秀组织奖。大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工作,举办了国防知识竞赛。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富锦市革命烈士陵园被定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大力弘扬主旋律,文化艺术事业蓬勃发展,精品创作硕果累累,创作演出《江总书记到俺家》等10个弘扬主旋律、具有时代特色和地方特色的剧目,受到了干部群众的热烈欢迎。大型情节报告剧《高扬我们的旗帜》赴省演出及录制播放的中央电视台《城市平台》“佳木斯市专场”节目得到了一致好评。完成了拍摄电视连续剧《张闻天在佳木斯》的前期筹备工作,出版了报告文学《天使》、《星光点点》,诗集《潮音集》、中篇小说《小季姐》、短篇小说《恨事》,广播剧《七彩云环》、《老坝》、《状元酒》,电视文艺作品《落雪无声》、《赫哲酒歌》等一大批优秀文学作品和广播电视精品佳作问世,并屡屡获奖。群众文化活动内容丰富多彩,举办了2001年新春音乐会,“迎新春大秧歌比赛”,“移动通讯杯”声乐、器乐、舞蹈大奖赛,“六一”少儿文艺汇演, 600台大型电子广场演奏会,“新世纪”书法、美术、摄影展览”,组织了大型广场文化活动——“佳木斯之夏”广场文艺演出,六县五区文艺大赛和“电信杯”歌咏比赛暨全市第七届合唱节,唱响了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的主旋律。积极开展文化、科技、卫生、教学“四下乡”,举办大型读者活动、送书下乡及“图书服务周”活动,受到了广大农民的热烈欢迎。文物考古工作、文化设施建设及同江市边疆文化长廊建设进展顺利。同江、抚远的示范性标准化乡镇文化站建设已具雏型。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和整顿。深入开展“扫黄打非”斗争,关停34户录像厅、70多户 VCD出租部,取缔12户音像专柜,收缴盗版软件12 000多张、非法书刊3 800册盗版地图2 000多张;销毁盗版音像制品11 000多张、非法出版物36 000多件(册);加强对全市网吧管理,重新审核登记、换发了统一《网络文化许可证》,规范了网络经营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