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档案工作

档案工作



  【档案目标管理】2001年,市档案局继续加强档案行政管理工作,强化档案行政监督检查和指导,促进了机关、企业、事业单位档案目标管理升级。年内,全市又有 4户企业档案管理晋升国家二级,4户企业晋升省级。超额完成年度目标。有7个科技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升级,其中国家二级2个、省级5个。全面完成富锦市档案馆晋升省一级档案馆的准备工作。通过培养树立典型,引导企业将档案工作纳入规范化、制度化、法规化管理轨道。全市大中型以上企业档案管理工作基本做到规范到位、制度健全、管理有序。完成了文书立卷改革及“归档文件整理规则”实施前的调查和准备工作。采取超前介入督促检查措施,加强对机构改革中撤并单位档案的管理工作,与市编委联合下发了《关于机构改革中加强档案管理工作的通知》。组织人力集中对撤并单位的档案进行了检查验收。较好地完成了全市“三讲”档案的立卷归档指导工作。紧紧围绕为全市“十大实效工程”服务的中心,加强了对经济领域重点项目档案工作的监督和指导。提前完成了国家计委下达的 500亿斤11个粮食仓储企业重点建设项目工程档案的指导和初步验收,验收案卷 3 610多卷。启动了银行、保险系统的档案工作。结合金融体制改革,打破了银行、 保险系统原有的机关档案室的管理模式。 开展了全市金融系统各专业银行所属县(市)分行、支行办事处、分理处、营业所、营销分理部的文书、会计业务、经营、科技等不同门类档案业务建设方面的全面检查和指导。51个银行分别达到档案管理国家二级和省级标准。财产保险档案1OO%达到省级以上管理水平,人寿保险档案 70%达到省级以上管理水平。对全市各县(市)农村电网改造工程档案工作情况做了初步调查和摸底,初步制订出2002年电网改造工程档案工作的方案和计划。
  【贯彻《档案法》】2001年,市档案局加大对全市贯彻执行《档案法》、《黑龙江省档案管理条例》的监督检查力度,对全市 207个单位进行了执法检查,对档案工作比较好的43个单位和20个较差单位分别给予通报表扬或批评。举办了两期档案工作人员培训班,50多人取得了岗位培训合格证书。积极开展档案研究学术活动,共撰写论文51篇,其中在国家级刊物发表12篇、省级刊物发表29篇。
  【农村档案工作】2001年,市档案局按照省档案局《关于加强黑龙江省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的意见》,紧紧围绕建设农业强市的目标,进一步巩固和完善行政村建档工作。总结推广了富锦市和汤原县农业、农村档案工作经验,以点带面,使全市村级档案的建档率和巩固率均达到100%。实施了《佳木斯市县乡村科技档案网络建设实施方案》,县乡村农业科技档案信息工作网络在全市铺开,农业科技档案跟踪服务运行良好,农业科技档案信息资源在农村工作中得到充分利用,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档案基础建设】2001年,市档案局进一步强化档案管理基础工作,扎扎实实地做好各类档案管理工作。圆满完成了1995年文书档案94个全宗1 716卷、市委组织部无头档案378卷、公证档案 371卷编目上架工作。认真完成了江泽民总书记为佳木斯亲笔题词条幅原件的进馆工作。编制了检索工具,共抄写8 392条目,填写《全宗名册》174个。1992—1995年文书档案案卷目录打字9 416条,编制出案卷目录1 177页,共装订案卷目录 278册。按照“八防”要求,严格档案库房管理,使其年平均温、湿度基本达到保护技术学要求。积极开展档案征集工作,认真做好党政领导干部个人保存的公务文件材料收集和管理工作。成立清理工作机构,参加清理的党政机关单位108个,清理出文件68件 439页。制定了《佳木斯市科技兴档实施方案55,《佳木斯市档案资料征集办法55。全年共征集期刊、杂志、地方出版物、资料55册,照片 778张。继续开展历史档案抢救工作,截至2001年末,共整理完民国及抗日时期历史档案 6 000多卷。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向社会开放档案,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解密划控后向社会开放档案 281卷。并参与了《光辉历程·佳木斯卷》、《三江名人大典55、《佳木斯年鉴55(2000年)、《佳木斯城市道路公路名称新编55的编纂。在《佳木斯电视报》上建立专栏,发布《佳木斯地名的由来55、《佳木斯街道名称的由来》等署名文章11篇。全年接待档案利用单位147个,利用人次324人次,调阅档案2 401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