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开发区工作

开发区工作



  【创新体制】2001年,市开发区学习和借鉴外埠高新区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出台了《中共佳木斯市委、佳木斯市人民政府关于对佳木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施“封闭式”管理的决定》、《佳木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关于鼓励外商投资的若干规定》和《佳木斯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关于吸收孵化企业及毕业条件的若干规定》。确定了以高新技术开发区为重点、以大学科技园和农业科技园为技术支撑、以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为孵化器,全面实施开发区“二次创业”的总目标。
  【创业服务】2001年,市开发区以发展高新技术企业为重点扩建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完成了 3 000平方米孵化楼的改造任务,做到了建设、引企、报项三同时。创业服务中心为进区孵化企业提供优质高效服务,积极协调工商、税务、银行等部门,为企业解决实际困难。积极引进孵化企业,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扩大宣传,仅用 2个月时间就使32户中小科技企业进入创业中心孵化。其中科研所5家、软件开发企业5家。在孵企业中拥有专利15项,累计开发新产品15 项,转化省级以上科技成果7项。为孵化企业提供优良服务,在申报项目的同时,积极帮助企业多方面、多渠道争取专项资金。截止11月底已有鑫达公司的进排气管、佳海高科技开发公司的远程孵化管理软件应用与开发、哈特水产品加工有限公司寒地淡水鱼精、同信科技公司的保鲜库温度控制等项目得到省政府发展专项资金的支持,年底前已争取到位资金 200万元。孵化器建设走在省级高新区的前列。
  【招商引资】2001年,市开发区及所属各公司共完成引资指标 510万元。储备了无公害生物源新农药乙酰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虚拟孵化器管理软件开发、果蔬人工气候控制器、外封闭型插入式管件、CSB—1型智能超声波洗衣机、草汁系列产品开发、工业淀粉干燥技术、CAD水利工程应用软件开发等12个项目。建立了佳木斯高新区孵化网站,把创业服务中心所属 132个孵化企业及开发区注册企业全部在网上登记。与北京化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等大专院校建立了广泛联系,促进了合作项目的研制开发。并与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俄罗斯远东国立经济管理学院、俄罗斯远东国立大学等院校建立了联系。引进的俄罗斯国立经济管理学院仪器生产技术和哈巴罗夫斯克塞依顿公司用紫外线光束分离病毒种子生产技术,得到国家科技部的认可和支持。高新区所属企业实现技工贸总收入 2.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2%,实现利税1 20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