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市政协工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佳木斯市委员会

市政协工作



  【组织委员学习】2001年,市政协组织和推动委员认真学习贯彻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市政协统战学习中心组有计划、有准备地集中了 4次学习,通过在委员中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举办委员骨干培训班、召开“七一”座谈会等活动,进一步推动了委员思想政治素质和参政议政能力的提高。增强了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政协宣传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举办了市第八届宣传政协好新闻评选活动,评出获奖作品20篇,向省政协推荐8篇,获省级一、二、三等奖各1篇,在省以上报刊发稿18篇。与电视台、电台、佳木斯日报合办《政协论坛》、《政协委员话时政》、《政协之声》各6期,播放(刊发)48次,出版《友声》刊12期,2万份,《佳木斯政协志》续修征编已完成初稿,在省政协有关会议上,交流了佳市政协经济、科教文卫民族、提案、台港澳侨联络外事等专委会的工作经验。进一步扩大了政协组织和委员的社会影响。
  【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2001年,市政协组织委员力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推进全市“两个跨越”和“十大实效工程”上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圆满地完成了组织实施绿色食品推进和扩展工程,新增13个绿色食品品牌,累计创建绿色品牌37个。参与了机场扩建、项目开发、工业整体扭亏和道路建设工程推进任务。市政协委员围绕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提出69条意见和建议,多数得到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和采纳。市政协组织委员对全市工业结构调整和小城镇建设情况开展了两项专题调查,对近郊旅游业发展和“新世纪佳木斯人形象”教育活动开展了两项专题视察。市政协领导和部分委员还应邀对佳木斯大学、佳铁分局等12个单位进行了视察。还召开了市政协反映社情民意工作座谈会,制定了市政协《关于贯彻全国政协 (关于进一步加强反映社情民意工作的若干意见(试行)的实施细则》,进一步加强和深化了反映社情民意工作。共向市委、市政府报送信息59条,被采用15条,向全国和省政协报送信息16条,被省政协采用2条,有2条被省委办公厅《信息摘报》采用。市政协在委员中广泛开展了“五个一”、“四引进”帮扶城乡贫困户和安置下岗职工活动。共引进资金 6 361万元,项目18个,设备32台(套),人才107人,帮扶贫困户74户,安置下岗职工1 081人。许多委员立足岗位,面向社会为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涌现先进委员44人。
  【履行政协职能】2001年,市政协大力推进政协履行职能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协助市委召开了政协工作座谈会,向市委呈报了《关于贯彻市委政协工作座谈会精神自查和改进意见的报告》,受到市委高度重视。市政协领导分别带领5个检查组,对各县(市) 区政协贯彻落实市委政协工作座谈会和市委常委办公会议纪要精神情况进行了一次检查。市政协领导和部分常委协商了市委常委会讨论的10个县(市)区、市直49个部门和人大、政协13个部门正处级领导干部人选 101人。在市政协常委会上,与会常委就加快全市工业经济发展和加快全市小城镇发展等方面问题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市政协组织 100名政协委员围绕党风廉政建设暨“为经济建设服务、树行业新风”,对市计委、市工商局等10个单位开展了为期40天的民主评议活动,共走访基层单位205 个,访谈群众770人,发放并回收测评问卷630份,编发《民主评议活动简报》14期,向市委反映问题,建议20多条,多数意见和建议得到落实。召开了县(市)区政协提案工作座谈会,实行了重点提案的督办责任制,首次开展了提案质量专项培训和提案质量大检查。一年来,市政协共收到委员提案258件,立案217件,办复215件,办复率99.1%。加大了民主监督的力度。制定并实施了《关于做好委员接待日、活动日有关工作的意见》,开展了 8次委员接待日活动,市政协领导接待委员34人,授理委员反映的问题、意见和建议40多条。加强了政协与委员、委员与委员之间的联系与合作。制定并实施了《关于市政协常委会议邀请委员和重点发言有关工作的意见》,召开了 3次市政协秘书长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秘书长联席会议,进一步加强了市政协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的工作联系和合作。市政协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参加全市重要会议和活动326人次,其中非中共和不驻会副主席、秘书长参加会议和活动166人次。充分发挥了市政协和政协委员在全市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整体作用。
  【提高整体素质】2001年,市政协进一步加强自身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经省委批准,市政协新增补了2位副主席,市委还为市政协选派了1位秘书长,进一步加强了市政协领导班子建设。政协与党政干部双向交流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在党政机构改革中,市政协 3名处级干部交流到党政主干线工作。市委从党政部门选派 3名处级干部到政协有关专委会任职。为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市政协对委员队伍进行了两次调整,共增补委员36人,辞去委员27人。通过实施《市政协机关2001—2003年创建省级文明单位标兵方案》,开展“新世纪佳木斯人形象”教育活动和“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争创一流”暨五好文明科室评比及五星挂牌竞赛活动,举办建党80周年大型图片展和市政协机关精神文明建设图片展等活动,使机关精神文明建设有了长足发展,受到省精神文明建设检查组的好评。市政协机关党委荣获市直机关先进党组织标兵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