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水利

水利



  【水利指标】2001年,市水务局为建设农业强市服务,加大水利工作推进力度。全市共完成土方3 000万立米,为计划的120%;新增和整修达标江河堤防150公里,为计划的100%;新增和改善除涝面积52.7万亩,为计划的175%;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4.6万亩,为计划的112%;新增水田面积17.2万亩,为计划的115%;实现水利经济和综合经营总收入24 890万元,创利税2 541万元,分别为计划的104%和102%。其它各项指标也都完成和超额完成全年计划。
  【水利服务】2001年,市水务局采取超常措施,努力搞好水利服务。全市各级水利部门为抗旱保苗搞好服务。组织技术力量加强灌溉井、站建设,搞好春灌设备检修和水源工程维修工作,共检修泵站215座、抗旱设备1 605台(套)、机电井5 937眼,新打抗旱井1 913眼。集中人力和机械搞好以沿江大抽水站为重点的灌溉渠道清淤,共完成清淤土方 445万立米。并且向上积极争取和筹措抗旱资金 1 098万元。由于各项措施得力,确保了全市抗春旱工作的胜利。解除作物受旱面积300多万亩,解决水田缺水面积105万亩。为高效农业搞好水利服务。重点抓好大豆果园滴灌示范区和蔬菜大棚喷灌、微滴灌示范区节水灌溉,总灌溉面积 2 300亩。为节水增效搞好水利服务。实行“浅晒浅”、“浅晒浅湿”等节水灌溉制度,推广“泡田插秧一茬水”、“包村包户送水到田”先进经验。并积极探索工程节水新途径,在悦来、引汤两大灌区进行节水灌溉工程改造试验,共完成渠道防渗12.4公里,实现灌区工程节水面积3万亩。
  【水利工程】2001年,市水务局抢前抓早,加速三大重点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松花江干流应急度汛防洪工程建设完成堤防24.42公里、护坡10.1公里、护岸5公里、建筑物17座、工程量2 660万立米,投资4 532万元。三江平原治理工程含青龙莲花河治理工程,浓江鸭绿河治理工程、别拉洪河治理工程,建设完成工程量302万立米,投资2 623万元。城市防洪工程建设建成强排站1座、水库大坝护坡1处,完成工程量11万立米,投资 800万元。水利建设工程质量比上年有所提高,其中松干工程优良率达到 80%,界河、城市防洪工程优良率达到100%,三江平原治理工程优良率达到 42%。根据市政府常务会议关于治理王三五河的决定,市水务局负责在上大冻之前按20年一遇标准完成市区红霞桥至胜利路1.05公里标段治理任务,仅用33天,先后完成工程初设和施工图设计,争取到省水利厅对工程项目的批复,完成清淤土方6.66万立方米,导流挖方1.9万立方米,回填土方 3.3万立方米、砼方1 500立方米,拉运砂石13 465立方米,提前10天完成了治理任务。
  【水土保持】2001年,市水务局组织各级水利部门,协调各地以小流域为单元,以典型生态村建设为重点,加大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力度,全面启动闪光小流域治理、高标准水平梯田项目等水土保持精品工程。加大全市31个典型生态村治理力度,重点推进水利工程造林、退耕还林、减免农业税、提留款、定购粮和提供苗木补助金等优惠政策,采取承包到村、户等改革措施,加强植树造林技术服务。全市共投入造林资金356 万元(不计投工),完成植树造林面积23 745亩,为计划的11.87%。其中水利工程造林6 950亩,成活率达90%以上。
  【防汛减灾】2001年,市水务局进一步加强防汛减灾队伍建设。以下属的水利龙头企业河海水利工程处、水利砂石场和市防汛办为基础,组建了黑龙江省佳木斯防汛机动抢险队。这支抢险队拥有设备、机具储备和检修、防汛抢险物资和专用设备储备、水上训练及物料储备三大基地。有职工50名,其中高、中级水利专业技术人员10名。陆地和水上运输设备、土方和混凝土施工机械、专业抢险设备达51台(套),固定资产总额 600多万元。在全省防汛机动抢险大演练中,佳市防汛机动抢险队以其反应快速、装备现代、技术精良的素质,受到水利部和省政府领导的称赞。
  【水利产业】2001年,市水务局在搞好水利工程建设的同时,立足于资源和行业优势,在水土资源开发上做文章,大力发展水利基础产业。以水利工程生产、生活用地为资本,发展种植业。全年共出租耕地近1O 万亩,收地租350万元。以江河清淤采砂为资源,发展砂石业。新建年采砂0.5万立方米城区河道处采砂场,全系统砂场发展到9 家,总产值达150万元。以水利工程为依托,进行养殖、旅游立体开发。新建集养鱼、旅游为一体的三江湖养鱼场,全市共利用养殖水面 3.4万亩,先后改造和建成郊区四丰山、汤原东湖、桦南淼望、同江三江口等度假村和旅游景点10个。以水利施工企业为基础,大力发展建筑施工业。全年水利施工实现总产值7 56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