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黑龙江佳星玻璃股份有限公司

黑龙江佳星玻璃股份有限公司



  【经济效益】2001年,佳星玻璃公司生产浮法玻璃196万重箱);比计划提高5.4%,同比提高6.19%;浮法玻璃总成品率平均达86.42%,比计划提高5.39%,比上年同期提高 5.12%;浮法玻璃月制造成本平均47元/重箱,去掉(工资、原燃材料涨价)不可比因素,同比下降2.81元/重箱;销售浮法玻璃211万重箱,比计划提高 13.44%,同比提高19.2%(扣除上年结转25.2万重箱,实际当年销售 186万重箱,实现销售收入 12 787万元,比计划提高 10.88%,同比提高34.54% (扣除上年结转1 579万元,实际当年收入 1.12亿元);产销率、货款回收率均达到100%;实现利税2 288万元,其中利润752万元,税金1 536万元;实现工业总产值10 547 万元(不变价),比计划提高5.47%,同比提高5.18%。
  【市场营销】2001年,佳星玻璃公司根据玻璃市场供需失衡、竞争激烈的形势,调整营销战略、产品结构、市场定位和价格策略,采取抢抓市场信息、超前市场预测、鼓励营销人员随行就市、诚信销售等措施,抓住老用户、大用户,开发新用户,扩大“佳星”品牌的影响力和市场覆盖面,掌握了市场竞争的主动权。同时通过打价格时间差,根据市场走势调价十数次,第一次实现了淡季盈利销售;通过打品种转换差、抓住市场品种空档,及时组织生产3—12m不同品种玻璃,抢先发货,牢牢占据市场;通过打地域优势差,按照资金、信誉、发货量等级对市场实行分类管理,控制住本省市场销售份额,扩大东北三省市场销售量。整个产品在省内市场占有率达到60%,在东北市场占有率达到了11%。并且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全面打开对俄出口通道。新建立17个贸易合作伙伴关系,新增出口5.1万重箱,全年累计出口浮法玻璃7.3万重箱。出口量为新线建成投产3年外销的近3倍。
  【企业管理】2001年,佳星玻璃公司加强以学邯钢、学亚星、学海尔为中心的各项管理工作。以强化成本管理为突破口,生产部门立足技改挖潜堵漏,增收节支近 100万元;物资部门通过规范采购行为,实行比质比价采购,克服涨价因素,降低采购价格。主要原辅材料和燃料均备有第二、第三货源,纯碱降低60.7万元,中块煤降低128万元,减少储备资金占用255万元。加大碎玻璃采购量,累计回收近 5 200吨,降低制造成本22万元。管理部门制定出台了14个方面的规范性规章制度,强化了全面企业管理。开展全方位经济活动分析,坚持一支笔审批,把住了资金使用关口,提高了资金运转效率。同时强化了生产管理全过程的审计介入和监管,规范了全公司的经营行为,并投资 170万建成CIMS计算机集成管理系统,为实现生产经营管理全过程的管理一体化奠定了基础。
  【企业改革】2001年,佳星玻璃公司进一步深化改制后的企业改革。组建和规范了以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班子、监事会相互监督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初步建立起董事会议事制度和总经理工作细则。进一步理顺了公司运营程序。对内部机构进行了改革和调整,一次性精简30人。实现了管理人员能上能下,优胜劣汰。按照精干高效、主辅分离的原则,完成了钢化、镀膜、夹层分厂的合并,组建了佳星安全装饰玻璃厂,为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及公司上市重组做了大量前期准备工作。
  【技改项目】2001年,佳星玻璃公司立足技术改造,积极开发新项目、新产品。初步选择万吨无碱玻璃纤维池窑拉丝和 ITO透明导电玻璃做为储备及筹建项目,分别在南京、秦皇岛两地设计院完成了项目建议书设计。其中 ITO透明导电玻璃已作为首选进行了申报和资金筹措,并由省科委批准立项。平弯钢化配套改造项目已完成项目建议书设计、厂房建设和设备采购合同书签订等各项前期准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