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发电厂
佳木斯发电厂
【经济效益】2001年, 佳木斯发电厂发电量共完成 210 984万千瓦时, 其中高压厂完成170 420万千瓦时,比计划超发 19 380万千瓦时,超发电量与计划电量的比率创历史新高;东方厂完成40 564万千瓦时,比计划超发564万千瓦时。完成供热量1 554 821吉焦,比计划多供118 781吉焦,提前11天完成全年供热计划。高压厂用电率完成7.64%,比计划下降1.27个百分点。高压厂完成大修1 台次,小修5台次。对外检修完成 2台次,其中包括龙实热电公司大修1台次,鹤岗发电公司小修 1台次。东方厂完成设备大小修15台次。高压厂完成产值12 349万元(不变价),超额完成省公司下达的零利润指标,实现利润 542万元;东方厂完成产值10 896.6万元;多种经营完成产值4 700万元,创利144.5万元。
【安全生产】2001年,佳木斯发电厂深入贯彻落实《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和《安全生产监督体系》,强化安全法规的落实。通过引入 IS09002质量体系和安全性评价,完成了各个生产环节的标准化作业与IS09002质量体系的接轨。通过开展安全性评价活动,落实整改项目143项。开展“冬训”、“安全培训月”、“安全知识竞赛”等安全技术培训活动,提高职工的安全技术素质。严格执行标准化作业规定。电气工作票、操作票、热力工作票合格率都达到100%,全厂完成春检重点整改项目117项、主要工作17项,完成秋检重点整改项目129项、主要工作25项,完成率100%。大小修和涉外检修都保持了良好的安全秩序。落实各级安全管理责任制,“两措”落实率达到100%。取得了连续安全生产 2 298天、无火灾事故4 530天、无交通事故9 960天的好成绩,再次被省公司评为安全生产先进单位。
【运行管理】2001年,佳木斯发电厂强化运行管理。运行系统以确保机组安全经济运行为核心,各项起停调峰操作严格执行 IS09002质量标准,运行调度正点率达到100%,电气专业实现连续两年运行操作无差错。运行系统开展值际竞赛,实行动态管理等手段,挖潜降耗,超额完成发电量19 380万千瓦时,创近年来超发电量最好水平。检修工作以11号机组大修和供热改造为重点,圆满完成了 DCS改造、发电机线圈更换、锅炉预热器更换和输煤程控系统改造等重大技改项目。内部检修管理严格执行w·H点和三级验收制度。完成重大特殊项目 9项、技改项目11项,完成厂内安排各种内委项目127项,全年消缺 1 291项,小修工期提前累计118.2小时,机组等效可用系数完成94.67%,设备利用小时数比计划增加了485 小时,没有发生非计划停运。涉外检修精心组织施工,使龙实热电公司1台次大修和鹤岗发电公司1台次小修竣工后,水压试验、机组启动一次成功。
【企业管理】2001年,佳木斯发电厂围绕年度经营目标,抓管理求效益,超额完成省公司下达的零利润指标。模拟电力市场竞价共竞得电量9 957万千瓦时,平均竞得电价为0.12元/千瓦时。深化人事制度改革,104 名中层干部实行竞聘上岗。严把劳资管理政策关,完成省公司下达的劳动用工计划,劳动生产率达N88 019元/人·年,完成了物业公司 148人的剥离工作。加强物资采购环节管理,降低了库存资金占用。燃料管理积极开辟供货渠道,通过与省公司协调,将标煤单价控制在 220.33元/吨。强化财务管理和审计工作。严格掌握资金运营,严格控制成本和费用支出,为供热改造工程筹措31 983元。东方厂与市热力公司结清了全部热费,实现六年来首次如期开栓,出厂热价由17.20元/吉焦提高到19.20元/吉焦。提前11天完成全年供热计划,被省政府评为“重合同、守信用单位”和“用户满意服务企业”。
【科技创新】2001年,佳木斯发电厂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成果转化,解决了生产关键问题。应用等离子点火装置在13号炉成功投运,在11号炉也安装了等离子点火装置,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离子项目得到省公司的重奖。备用炉保护方法研究初见成效,局域网建设使全厂上网工作站达到108个,覆盖率达到95%。文丘里除尘器喉部应用水射流雾化技术及装置的研究应用、电力电缆防爆在线监测装置的研究与应用等 6个科技项目获得省公司的奖励。全厂共完成QC成果33项,厂级成果发布8项。狠抓科技培训工作。以IS09002质量体系和落实国电公司25项反事故措施及供热改造为重点,相继组织开展了 IS09002质量体系培训、DCS培训、相关专业知识培训,培养了一批技术骨干,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