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交通
公路交通
【公路建设】2001年,市交通系统进一步加强公路基础设施建设。以佳七路为重点的公路建设完成总投资11.1亿元,超额完成年初确定的 7.3亿元计划安排。在省交通厅对全省14个重点工程建设项目联检中,被评为全省公路建设排头兵。完成了同抚公路立项工作。同抚公路同江至抚远段169公里,预计总投资6.9亿元,为二级黑色路面。可研初设已经省计委初审通过,资金筹措工作进展顺利,其中战备投资1 200万元已列入总后计划,已到位300万元;交通部补贴5 300万元计划已下达,水利部对堤路结合段补贴8 000万元正在争取落实;日本协力银行40年4 200万美元国际贷款项目正在运作之中,明年可开发建设。地方道路建设稳步发展。“866”工程接近收尾,“833”工程首战告捷。年内已打通不通公路的村屯37个,完成建设里程225.35公里,分别超计划的23%和25%。开展了“优胜红旗”竞赛活动。公路养护质量稳步提高,国省干线好路率、综合值分别为77.6%、77.8%,同比分别提高 3.4%、1.23%,地方道路好路率、综合值也有相应提高。
【运输市场】2001年,市交通局强化运输市场建设与管理,客货运枢纽建设纳入全市“十大实效”工程。省厅、省计委审批程序基本结束,完成方案设计,进入工可研和动物园搬迁的前期阶段。货运枢纽已完成规划方案,工可研已在省计委通过,得到省厅立项资金 2 000万元,工程招投标工作基本就绪。两大枢纽预计投资 2亿元。加强运输市场管理,清理整顿了客运出租车公司。采取撤销、合并、整改等措施,使原有28家出租车公司减少至13家。对出租车进行重新招标,理顺了业务管理。整顿客运非机动车,取消了 1 500名不符合从业条件人员的运营资格。通过客运资质评定,对客运出租市场进行了整顿。强化佳运集团营运,建立正规管理体制,增加营运线路,收购佳市一伊春、佳市一七台河、佳市一富锦等班线进行专营,增强了佳运集团的经济实力。对货运占道经营、争抢货源、欺行霸市进行重点整顿,处罚了非法营运车辆,取缔了不符合条件的配载业户,运输市场秩序得到明显改善。开通对俄比罗比詹运输大通道,扩大了对俄贸易。
【企业改革】2001年,市交通系统深化各项改革。公路养护体制改革,实行“一站三公司”改制,养护、工程和劳服三个公司与站母体彻底剥离,由点到面在全市范围逐步铺开。东亚公司推行股份制改革,通过完善内部经营机制,完成了鹤大公路佳七段 W板计划生产任务,保证了市路桥公司为哈双桥涵建设生产的33吨桥梁护栏按期交货和顺利安装。成立了解放商用汽车佳木斯东亚特约服务站汽车配件销售公司,与北京建筑工程研究院合作生产轻型房盖项目和推广改造双燃料车项目也有实质性进展。路桥集团在争取通过国际资质认证,取得哈双桥涵中标好成绩的同时,组织人员到牡丹江路桥集团考察,制定出改革方案,探索推行股份制改造。交通系统的其他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
【交通执法】2001年,市交通系统进一步规范交通行政执法行为。加强执法监察,整治公路“三乱”,重点对煤炭办非法上路进行查处,对红旗中学门前、江边转盘道和桦川路口进行规范管理。出台了《非机动车管理办法》,起草了《地方道路管理办法》和《客运管理办法》。加强交通行政执法人员培训,市公路处对路政人员进行培训考核,对 5名不及格人员免发上岗证。市运管处对全处干部进行 4次专题辅导讲座,市公路收费处对96名行政执法人员进行专项培训,市局重点对郊区行政执法人员进行了整顿培训。
【产业开发】2001年,市交通系统在巩固、发展原有产业项目的同时,积极、稳步发展和开发新的产业,不断扩展经营领域和经营规模。全系统新产业开发实现营业收入 2 239万元,实现利税4 737万元,安置分流人员281人。
【规费征收】2001年,市交通系统在交通发展资金筹措上加大工作力度,较好地完成了规费征收任务。完成规费总额达8 904.24 万元,其中通行费4 800万元,超计划2%;地方养路费1 163.4万元,超计划16.34%;客运附加费1 258.87万元,超计划11.75%;货运附加费532.1万元,超计划0.02%;运管费1 149.87万元,完成全年计划的9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