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务
港务
【经济指标】2001年,佳木斯港务局完成吞吐量55.7万吨,为年计划的 81.4%,为上年同期的87.7%。其中煤炭完成5.2万吨,为年计划的52%,为上年同期的52.2%;木材完成13.4万立方米,为年计划的167.5%,为上年同期的161%;粮食完成2.4万吨,为年计划的40%,为上年同期的63.2%;杂货完成1.2万吨,为年计划的60%,为上年同期的61.5%;砂石完成35万吨,为年计划87.5%,为上年同期的81.2%。财务帐面总收入503万元,其中装卸收入403万元,堆存收入6万元,其它收入94万元。成本费用641万元,帐面亏损232万元。实现利润—400万元,完成集团下达的利润计划。
【企业改革】2001年,佳木斯港务局改革经济责任制,对局属15个基层单位实行了多种形式经济责任制考核。对生产部实行创收与管理并重的经济责任制。对从事装卸生产的单位实行自主经营、单独核算、分别考核、年终兑现奖励的经济责任制。对经营单位实行脱离母体、推向市场、自负盈亏的经济责任制。对科室管理部门实行确保完成基本职责,确保管理费用不超支,并将工资与全局效益挂钩。对原商服公司所属的职工食堂、招待所、木材区所属的带锯厂实行集体和个人承包。对浴池实行房屋出租,改变其亏损现状,减轻企业包袱,盘活企业资产。
【装卸生产】2001年,佳木斯港务局采取多项措施,积极组织和扩大装卸生产。加大货源组织力度,强化货源组织。出台货源奖励办法,对招揽货源有功者实行重奖。对中转物资采取费用包干协议定价,对大宗货主采取降低装卸费、免收场存费用等优惠政策,吸引和招揽货源。成立货源组织小组,负责协调各运输局的关系,收集货源信息,主动联系货源。成立由局领导挂帅的货源调查组织小组。深人大兴安岭北坡腹地和沿江林区走访客户和货主。宣传港口优势,公示港口承诺,散发优惠传单,提供港口服务导向,扩大港口知名度,争取大宗货源。抓住秋季枯水时机,派出机械、人力赴同江作业,共接卸木材21万米,部分弥补了因枯水对港口造成的损失。进一步强化生产指挥,树立优质服务意识,提高生产管理人员素质。对全局范围内的人员调剂、机械调动、跨区作业统一指挥,科学合理、快捷高效地组织生产。最大限度的降低成本支出。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努力保证装卸质量。及时、全力疏港,增加在港中转木材量,与铁路部门紧密配合保证昼夜装车,创下24小时装车24节的疏港纪录。仅 8月份一个月就装卸木材4.7万立方米。
【多种经营】2001年,佳木斯港务局继续保持砂石、构件、型煤与纯净水四种产品并行的多种经营格局。砂石区在市场竞争激烈,主要交通要道禁止运砂车辆通行的不利形势下,主动与建筑单位协调,利用江砂质量好、信誉高的优势,努力增加市场占有率。构件厂向内要效益,在挖掘潜力,降低成本上下功夫。抓好代料加工,主动联系自营销售,争取资金回笼。型煤厂狠抓型煤质量,开发各种高附加值型煤配套炉具。呈现型煤销量增长,炉具销售供不应求,产销两旺局面。纯净水厂建立大桶水户 950户,形成大桶水与小瓶水销售并进的格局,并将产品逐步推向外地市场。佳木斯港务局与萝北县政府联合经营的码头,经过 3年运营已初见成效。名山港全年实现吞吐量7万吨。
【企业管理】2001年,佳木斯港务局进一步强化企业管理工作。重新出台了15项管理规章,以财务管理为龙头,以降低成本为主线,节约费用支出。严格资金使用审批程序,严格控制非生产性支出,压缩生产性支出。进一步加大资金清欠力度,以现款清欠为主,兼顾抹帐,清物。采取灵活变通的方法回笼资金,全年清回欠款280万元,应收帐款回收率31%。加大企业内部审计力度,重点搞好离任审计、年度审计和目标审计。狠抓安全管理。进行全员安全教育,搞好安全生产三级管理,杜绝违章指挥和违章操作。以船舶作业和高空作业为重点,在全局范围内联合安全检查,年内共进行联合安全检查9次,查出事故隐患59项,整改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