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贸易
商品流通
商业贸易
【结构调整】2001年,市商贸系统积极调整经营结构,巩固国有商贸企业竞争优势和主导地位。全系统各商贸企业加大改造投入。华联商厦强化对营业部局和经营业态的全方位调整,使中高档品种比上年新增内形象广告等方面进行进一步改造,创造了良好的购物环境,增强了对消费者的吸引力;金远集团、五金大厦、针纺织品公司、秋林公司、物美商城等企业都对店内外环境进行改造,扩大营业面积,改善经营服务设施,进一步完善了经营和服务功能。鞋服商场调整营业结构,强化招商力度,使商场营业摊位利用率由不足 70%达到100%,企业经营收入提高 20%以上;针纺织品总公司及时调整经营布局,建立市区第一家药品超市,保证了企业经济效益的稳步增长。各类商贸企业扩大招商引资。全系统实现合同引资额12 000万元,实际到位金额2 968万元,比计划1 800万元增长 65%。文体公司引进省证券公司,为企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市商贸系统以诚信为本,巩固和发挥企业经营信誉。百货大楼实施企业形象战略,被授予国家级商品质量服务“双十佳”单位称号。5户企业被评为佳城百店无假货示范店,8户大中型企业连创消费者信得过企业。
【企业改革】2001年,市商贸系统加大推进中小企业放开搞活的力度。物美商城公司制改造进入实质性运作;劳保商店、梅江商城、酱菜厂等企业已完成整体买断的前期准备工作;酿造公司完善了回民食品厂、儿童食品厂与非国有企业整体委托经营的体系。全系统认真按照有关政策清理企业富余人员,全年共实现下岗职工进入失业保险中心03 200多人,通过资产变现一次性安置职工 220多人。深化商贸企业人事干部制度改革,普遍实行企业管理人员竞聘上岗,完善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促进了商贸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
【行业管理】2001年,市商贸系统进一步加强行业管理。畜禽定点屠宰管理从生猪扩展到牛、羊、狗、鸡、鸭、鹅等所有畜禽,全年全市定点屠宰厂屠宰生猪达28.6万头,比计划增加5.6万头。屠宰牛及其它杂畜5.3万头只,比计划增加4.3倍。检查出病害猪432头。上缴财政屠宰税、检疫费合计 593万元。加强对市场的监督检查和对定点企业的监督管理,解决了宰后肉品二次污染和注水肉上市等难点问题。杜绝了病害肉上市,并在全省率先实行畜禽肉品品质检验。开展“放心肉”店铺评定活动,华联等 8家商店被授予放心店铺称号。扩大调味品市场管理,净化了市区调味市场。强化酒类市场管理,市专卖局全年收缴各类伪劣假酒商品近 920多件,查处4起重大制假售假案件,取缔郊区稀料酿酒的小土炉、小作坊22 家。联合有关部门对市场豆制品、灌制品进行了初步整顿,为扩大名优产品市场占有率,市贸易局积极向省内外推荐地方名优品牌,帮助佳市葵花酱油、鑫都灌制品、北方牌白条肉等 6个品牌争取到“全省放心食品品牌”殊荣。专项推进菜篮子工程,蔬菜播种面积达到 11.97万亩,比上年增长8.5%。引导农民蔬菜生产专业化,特色化,实施北菜南销,增多增收市场潜力大的骨干品种,商品量达到23 891万公斤,比计划增长21.2%。推进绿色蔬菜规模生产,种植面积达到2.6万亩,超计划30%,基地村由4个发展到16个。对市区地产菜摊区重新进行规划。整顿规范中心批发市场,协调落实了农民进城卖菜的各项优惠政策。进一步加强企业管理,强化监督制约机制,有效地防止了跑冒滴漏等管理失控的现象发生。进一步强化扭亏增盈工作,全系统实现盈利20.3万元,彻底扭转了亏损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