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对外经济贸易

对外经济贸易



  【进出口贸易】2001年,市外经贸系统进出口贸易持续增长。全市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实现12 149.87万美元,超额21.50%完成全年工作目标,同比增长23.12%,高于全省平均增幅9.78个百分点。其中出口4 669.57万美元,同比增长141.46%;进口7 480.30万美元,同比下降5.73%。对俄贸易进出口额完成9 878.27万美元,同比增长26.20%,占全市进出口总额的81.30%。其中出口3 619.17万美元,同比增长391.31%,占全市出口总额的 77.51%;进口6 259.10万美元,同比下降11.73%,占全市进口总额的83.67%。实际利用外资1 196.5万美元,超过年计划19.65%,同比增长12.79%。三资企业进出口实现1 654万美元,超过年计划10%,同比增长38.18%。
  【大经贸战略】2001年,市外经贸系统实现大经贸战略,充分发挥地缘优势,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开展以对俄贸易为主的对外经济贸易。市外贸局实行工作目标管理,与各县(市)、区和外贸企业签订进出口目标责任状。与抚远、同江签订对俄蔬菜出口基地建设责任状;与约翰·迪尔佳联和富锦签订农机生产基地建设责任状;与亚麻、侨龙企业签订纺织品出口加工责任状;与桦南、富锦、汤原签定畜产品和农副产品种养加责任状。在局内从局长、副局长、科长到基层公司经理,层层签定目标责任状。全局上下齐心合力,积极推进大经贸战略,引导和协助外贸企业、三资企业研究打开国际市场的思路,组织企业赴俄罗斯洽谈对外贸易和经济合作项目,积极为企业向上争取和扩大外贸经营权,不断壮大外经贸主体。年内,为佳木斯银佳石化集团有限公司、龙江大豆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等12户企业办理了进出口权备案手续。全市累计已有52家企业获得大贸进出口权,80家企业获得边境小额贸易经营权,有进出口实绩的大中型企业达26户。同时,加快国有外贸公司改革步伐,完成了五矿进出口公司等 5户企业风险抵押承包经营;机械、抽纱、对外贸易等 3户企业实行了公司制改造;组建了进出口公司企业集团,纺织、土畜、轻工、国际、医保5户企业实行分立经营。
  【出口基地建设】2001年,市外经贸系统扎实推进出口商品基地建设,重点抓好被纳入全市“十大实效工程”的蔬菜、农机、纺织、畜产品和农副产品 4个出口生产基地建设。确定了建设以抚远、同江为主的对俄蔬菜出口基地,全年种植蔬菜50 525亩;以富拖、约翰·迪尔佳联为主干的农机生产基地;以亚麻、侨龙为龙头的纺织出口加工基地;以桦南白瓜、富锦肉牛、汤原大鹅为主的畜产品和农副产品加工基地,全年种植水稻95万亩,养殖肉牛26.9万头,养殖大鹅120万只,种植白瓜6万亩。各基地都落实了种植、养殖计划,桦南县扩大白瓜籽出口总量,落实白瓜籽商品基地16万亩,超过计划10万亩。佳木斯市进出口公司山野菜加工年计划出口350吨,实际出口500吨。
  【对外经贸活动】2001年,市外经贸系统企业积极参加各项重大经贸活动。市外贸局筹备、组织企业参加广交会、哈洽会及东南沿海、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的经贸洽谈活动,努力扩大对外经贸渠道。并为企业走出国门去俄罗斯办厂牵线搭桥铺路。先后十余次赴俄罗斯比罗比詹、犹太自治州等地,帮助市侨龙、利华食品厂等企业办理在俄建厂有关手续。宋法棠省长去哈巴考察期间,视察侨龙公司在俄开办企业,充分给予好评。另外,市外贸局先后10余次赴省厅做工作,帮助企业申请外贸发展基金。经过工作,省外经贸厅已为侨龙公司解决资金 210余万元人民币。